【广州日报、搜狐财经两会联合专访系列】:
刘永好:关注食品安全 走现代规模农牧业道路
——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永好
2009年全国两会3月3日至13日召开,搜狐财经在此期间特别推出 “2009年全国两会系列访谈”,将邀请高端人物、知名代表、委员、基层代表委员等做客搜狐财经,就民众关心的两会热点,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3月2日,广州日报、搜狐财经联合专访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永好先生。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永好 |
问:刘总您好,“民以食为天,您所从事的恰恰是和人们“吃”极其相关的产业。那您今年两会的提案是否也有这方面的建议?
刘永好:在这方面今年我带来了一个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提案。
问: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做了这方面的提案?
刘永好: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形象。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食品安全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究其根源,一是现阶段落后的分散经营方式,不能有效形成完整可追溯的农业产业链条,在利益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一些企业和农户不注重生产安全,质量自然无从保证。二是安全监管存在着制度缺陷,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好在《食品安全法》正式通过即将实施,在食品安全方面我提的建议也是与《食品安全法》相结合的。
问:您有哪些比较具体的建议?食品生产和流通体系目前存在哪些缺陷?如果来保障食品安全问题?
刘永好:我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继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应围绕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食用消费各个环节,即从农田到餐桌整个产业链实施调节和规范。
第二、提高行业门槛,规范行业运行,加大行业治理。食品安全事件中,往往是规模小、无证无照、管理差的“作坊式”小企业易出问题。我建议,提高食品产业链中关键环节企业的准入门槛;加大对行业格局的整治和管理,净化市场;杜绝区域性保护行为;制定规范、有序、严格的监控体系;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同时,产业链上的企业和农户应更有责任心,确保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
第三,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征信、评价、披露、服务、奖惩等制度,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运行系统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如公开、便利的食品安全信用查询系统,科学、公正的食品安全喜用评价系统等;在信用活动上,通过宣传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信用意识。
第四,创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近几年,几乎每次食品安全的“红灯”总是率先在国外亮起。没有食品安全评价的话语权,也就丧失了监管的主动性。为此,我国应整合现有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资源,尽快建立国家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确保食品安全评估检测机构的权威性,制定相关规程和评价标准,逐步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
我建议,采取“政府+(科研机构+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的模式”,企业提供试验和推广平台,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政府可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集中支持。
最后,要想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坚持走现代规模农牧业的道路,走产业链建设的道路。传统农牧业的生产格局是:2亿多分散的农户提供肉蛋奶,食品安全很难保障。建议,将相关助农资金集中起来大力支持可追溯的、有系统保障的、绿色生态的、有规模的农牧产业链和食品安全链的建设,既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又为现代农业的内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独家声明:广州日报供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18。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