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或放开信贷“平衡木”再加难度
种种迹象表明,信贷猛增之后,监管部门正在考虑微调货币政策,以促使银行信贷能更好地用于“保增长”。
早在1月份1.62万亿元“天量”信贷数据发布之时便多有传闻,1、2月份信贷数据中含有许多“水分”。
某股份制银行公司信贷部门负责人透露,在1、2月份的票据融资中,“虚假票据的比例或在20%以上”。
但监管层对业界的传闻多数闪烁其词,“信贷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是比较官方的说法。直到上周五。当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首度对1月份信贷猛增作出全面回应。
“1月信贷增长有些超乎预期。”周小川坦言,“在非常时期,宁可出手快一点,出拳重一点。政策出来以后,包括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量的增长,有可能有些数据比较惊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中国货币政策的“首席执行官”特别指出,央行事后会有相当的空间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使得(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将来在整体数量上、在一个中期范围内,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
这与央行副行长苏宁的表态如出一辙,同时也印证了银行人士的担忧——监管部门一定会在信贷猛增之后有所动作。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便指出,1月份虚增的部分资金基本就在银行体系内部周转,“预计监管部门会采取办法,让银行信贷更平稳且真正进入实体经济。”
“监管部门一定有办法可以管到银行。譬如说票据融资虚增,再贴现利率立马就升上去了。”另一中小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说。
值得一提的是,除苏宁昨天提及的诸多手段之外,首次见诸央行2009年工作会议时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也可能是监管部门采取的手段之一。
所谓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必须对监管部门汇报更为具体的信贷信息,以方便监管部门掌握信贷增速和信贷投向。
不过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其所在银行的上海分行尚未听说总行下达类似这方面的要求。
相较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银行业内更忧心的是,早在去年12月出炉的“金融三十条”中便提及了“增强利率下浮弹性”,“这样一来,银行今年在控制风险方面将会面临非常大的考验。”
前述人士就介绍说,其所在银行上海分行1、2月份发放贷款情况其实远不如去年末的预期,因为实在是缺少优质的项目可投。
“从决策层的表态来看,今年银行恐怕将不得不在‘讲政治’和‘防坏账’中找平衡了。”另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相关人士说。
监管层显然已注意到这点。据报道,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明确,银监会已布置各商业银行在放贷的同时,进行审慎的经营自查。刘明康要求,整个银行业的平均拨备覆盖率水平要达到150%。
看来,无论从“无形之手”还是“有形之手”讲,信贷“平衡木”都很难走。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