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经济史其实就是一部“通胀”史,“通缩”的历史相对较短,而“通缩”时期的投资往往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因为在“通缩”时期商品和资产价格都很便宜,巴菲特曾解释为:“请记得股票市场是癫狂和抑郁症交替发作的场所,有的时候它对未来的期望感到兴奋,而有的时候又显出不合理的沮丧,这样的行为创造出了投资机会。
”
1973年全球股市受到石油危机的沉重打击,其时美国经济也经历了从“通胀”到“通缩”的阶段,当时美国股市跌落至低潮,巴菲特在1973年岁末凭借2500万美元开始“二次创业”,在大家都想尽办法抛售股票之际,巴菲特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不曾料想,在随后一年时间内,华盛顿邮报的股价最低时较巴菲特购买时的成本打了对折,但到了1975年,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大幅反弹,巴菲特反败为胜。
历史可能重演,2006年当人们开始享受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之际,巴菲特投资行动开始“只抛不买”,就像1971年巴菲特第一次从股市退隐一般。到了2008年四季度,当全球股市哀鸿遍野之际,巴菲特再度开始贪婪地选购,虽然过早购买石油股的跌幅令人回想起当年的华盛顿邮报,但巴菲特的执着和坚韧可能马上就会被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当很多人仍被熊市的悲观情绪所笼罩之际,巴菲特却执拗地表现出乐观的情绪,原因就在于,长期而言,“通胀”效应一定会使现在抄底购买资产者胜出,持有现金则是愚蠢的。仔细对照一下,2008年巴菲特重返股市时的理由和1973年他“二次创业”时的理由几乎如出一辙,而且现在资产价格回升的周期可能会因为流动性再度蹿升而提前。
3月19日,美联储发表声明宣布购买国债预示着印钞机将提速,这犹如打开了资金的闸门,流动性将汹涌释放。如果仅从财务报表分析,海外金融企业账面有毒资产的稀释速度将会大大快于原先市场的预期,中国出口贸易大幅回暖的时间表也有可能大大提前,因此“通缩”可能仅是短时间的现象,中期而言,“通胀”的概率势必将比“通缩”更高。精明的投资者应该抓住“通缩”带来的投资黄金期,像巴菲特一样贪婪地选购值得投资的资产,切忌再度受困于悲观抑郁的情绪而错失良机。
现在的情形可以通过玛雅人的神话来借喻:“玛雅人曾经历过四次灾难,第一次是遭遇洪水,灾后人们吸取教训,将房子造在树上;不曾料想第二次遇上了火灾,灾后人们吸取教训,用石头建造房子;第三次灾难却遇上了地震,灾后人们吸取教训,整日忙于防震;但第四次灾难还是没能幸免于难。”对于金融海啸的判断,我们现在所做的分析往往就像玛雅人预防灾难一样,总是从过去已发生过的情况中寻找未来将会出现的危险征兆,但美联储率先启动印钞机之后,会诱发全球央行纷纷跟进,旧的有毒金融资产会很快被稀释掉,人们应该为新的“通胀”做好准备。
由于流动性可能是未来刺激全球股市步入反弹周期的根本因素,因此,挂钩大宗商品价格表现的能源股有可能成为引领股市的火车头,在流动性再度充沛的背景下,国际原油价格回升至每桶70美元之上的概率极高,各类大宗商品价格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A股市场自6124点滑落的承重砝码是
中国石油、
中国神华等重磅能源股,从现在起,牵引A股市场回升的千斤顶亦将是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大块头能源股。
虽然现在投资者仍应把握住“通缩”带来的投资黄金机遇,但也必须未雨绸缪地预防“疯牛症”重演,A股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未来都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疯牛症”,从而表现出“猴市”的特征。借鉴历史,当1975年美股受到“印钞机”流动性刺激出现巨幅反弹之后,从1976年至1982年道指始终表现出宽幅盘整的“猴市”特征,直至1982年之后,道指方才有效突破1972年高点。1993年上证指数出现第一个高度1558点同样有着“印钞机”流动性刺激因素在其中,随后也是经历了6年宽幅震荡的“猴市”,股指方才突破1558点。事实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关系并不是像钟表齿轮一般精密吻合的,在结构调整结束之前,股市中的资金就像是“笼中虎”,股市估值就像是限定箱体的夹板,股指难免处于宽幅震荡的格局中。在此背景下,投资者谨记逆向思维的投资策略,关注大宗商品价格的表现,投资信心要顺周期而落。(姜韧)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