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看G20峰会: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起点
对于此次20国集团(G20)伦敦峰会的结果,东道主英国的媒体普遍报以赞许之声。《每日邮报》3日以《布朗的新世界秩序》作为当日的头条。
英国媒体积极肯定了G20峰会联合声明提出的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六点计划。但和其他国家的媒体相比,英国媒体还是保持了一贯的保守和冷静——即使此次峰会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英国的一些愿望。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峰会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但还有一段路要走,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将出现二战以来的首次萎缩,世界贸易组织已经预计全球贸易将下滑9%,这是一个令人忧心的前景。而且,这场危机不会简单地自行消亡。经济衰退持续越久,摧毁力就越大,这对那些新兴经济体来说,是真正的危难时刻。而全球经济的复苏推迟越久,出现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就越大。对某些比较贫穷的国家来说,甚至可能导致战争和饥荒。
文中强调了对IMF增资的必要性,因为在G20自救的同时,全球还有更多的国家需要帮助,东欧就是一例。比如,东欧若发生金融危机,不仅将导致该地区的经济恶化,危机还会通过银行把更多亏损传导至全欧洲,在全球引起另一场金融危机。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已经向IMF求助,更多国家可能效仿。但前提是,IMF必须拥有充足的资源,以防局部问题变成国际问题。
在G20峰会上,各国承诺将IMF的放贷资源增加5000亿美元。虽然这些资金中有一部分是本来已经承诺的,但这仍不失为一项重要成就,因为这表明各国政府都已意识到IMF这样的国际机构能扮演的角色。而另一项由IMF新发行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的提议,将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松绑”。《金融时报》把这一举措称为一项优秀的创意,有助于增加全球流动性。
但《金融时报》指出,G20峰会出台的联合声明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金融部分,因为当前各银行仍处于受到重创后奄奄一息的状态。文中说,若各大国拒绝清理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场危机将持续更久,“鉴于G20成员国的多元性,‘一刀切’的银行拯救政策从来就不现实。但是,在清理银行有毒资产的共同对策上拿不出详细方案,这一点令人极其不安。含糊的承诺只会引发人们担忧:在相关言辞背后很少有实质内容。”
此外,英国媒体还肯定了中国在G20中的作用。它们表示,此次峰会显示,中国正在成长,使自己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还提议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的角色,使其成为一种能够代替美元的储备货币。而一些G20成员国,如印尼、韩国和阿根廷等,最近都与中国达成了货币互换安排。这些迹象都表明,即便没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优越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分量也在上升。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