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政策解读 > 宏观政策

王军:积极财政政策的“五个着力点”与“五个注重”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的积极而重大的决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针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形态,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度适时调整了财政政策的取向。
1993-1997年,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2004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5-2008年上半年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每一时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并且危机仍未见底,不确定性还在增加。受此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同时,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这使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危机,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2008年年中,适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防经济过热、防明显通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9月份,又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10月份,进一步明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国政府为积极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努力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自身贡献的一项积极而重大的战略决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考虑到中国经济规模和结构、市场化程度、对外依存度、经济融入全球化情况等多种因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五个着力点”。

  一是着力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重点建设。这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初步匡算,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拟增加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左右,加上带动的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总规模约4万亿元。中央政府新增的1.18万亿元投资,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农田水利、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二是着力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大幅减税。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等,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企业扩大投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微观经济活力。

  三是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社会消费需求。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增加财政补助规模,重点提高农民、城乡低保对象等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全面实施家电、汽车下乡等补贴政策,增加重要商品储备,带动和引导消费需求。

  四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方面的投入,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即期消费,拉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压缩因公出国(境)经费、政府机关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以及会议经费支出。

  五是着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等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增加节能减排投入,支持重大节能工程、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努力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促进资源合理、节约利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把握“五个注重”。

  一是注重处理好扩张总量与调整结构的关系。一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另一方面,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整合生产要素,努力实现保增长和调结构,短期增效和长远发展相统一。

  二是注重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关系。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把扩大居民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同时,积极促进出口,实现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的共同拉动。

  三是注重处理好减税增支与增收节支的关系。按照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要求,综合运用减免税费、增加支出等多种手段,增强企业活力,扩大国内需求,保障重点支出,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时,注重统筹兼顾,切实抓好增收节支工作,对于各项税收和非税收收入,努力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四是注重处理好财政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既要发挥好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好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促进、带动、引导更多的企业、社会、个人、外商资金,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大力支持各项改革,加快消除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构建有利于鼓励企业合理投资和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的体制机制。

  五是注重处理好政策落实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做到落实政策与加强监管并重。一方面迅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各项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加强监管,严把资金投向关、资金来源关、程序控制关、制度保障关、责任落实关,切实加强资金筹集、拨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监管。既保证按建设进度将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又严格履行各项审批程序,标准不能降,程序不能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

  加强与货币政策等的相互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努力提高执行力,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实效性。认真落实好各项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密切跟踪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时完善相关措施。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重点加强对政府公共投资的监督检查和投资评审,防止重复建设和挤占挪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严格债务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促进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产业、贸易、土地、投资、就业等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拳”优势,形成宏观调控合力。

  2009年无论是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还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都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战胜这场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命运已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携手努力,同舟共济,才能有效应对危机。中国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同时,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改革开放三十年建立了良好的物质、科技和体制基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形成巨大的需求潜力。资金充裕,劳动力资源丰富,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条件。目前,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的效果已开始显现,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我们相信,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财政政策的国际协调,中国一定能够实现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作者系财政部副部长,本文是根据作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责任编辑:谢磊)

(责任编辑:林美玉)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