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3月21-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以“国际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与改革”为主题。论坛上,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副行长詹姆斯·亚当斯表示,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中国可以由依靠出口、投资和能源密集型工业拉动的模式转向更多依靠内需、消费和服务业拉动的模式。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副行长詹姆斯·亚当斯 |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副行长詹姆斯·亚当斯表示,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中国可以由依靠出口、投资和能源密集型工业拉动的模式转向更多依靠内需、消费和服务业拉动的模式。
中国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应对危险和机遇?
应将重点放在有效实施
詹姆斯·亚当斯表示,首先,截至目前,中国的财政应对措施是快速而有力的,这种做法很恰当,在当前形势下,行动“过慢过小”的危险大于行动“过快过猛”。
亚当斯建议,为了确保支出和税收方面的调整措施能够实现目标,现在应将重点放在有效实施上,以保证计划支出真正用于重点领域,保证资金的实际支付和高效利用。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政府最近所采取的措施以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这表明中国仍然在延续过去的增长模式。
亚当斯认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中有很多投资都致力于间接地提振消费和改善生活质量,其中包括加速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建设高速客运专线、城市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和其它环境治理项目。这一行动方向完全是正确的,但是,保障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需要进一步转变重点,特别是向消费型支出转变。
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灵活性
在财政政策方面,亚当斯建议,政府在制定未来政策时要继续保持灵活性。他表示,经济预测从来不是易事,包括以确定预测为目标的经济预测。在当前高度动荡的环境下,经济预测就更加困难。对于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目前的预测不一,范围在5.5%到8%之间。但总体来说,随着新消息的发布,预测数字在去年是不断下调的,根据世界银行3月18日发布的最新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约为6.5%,下一阶段还可能出现重大的负面或正面发展,财政政策可能会需要根据新的现实情况作出进一步调整。但是,能有效使用的财政刺激额度总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斟酌进一步经济刺激和增长与其他方法相比的成本效益,例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等。
09年经济刺激计划和中期发展目标要一致
亚当斯认为,政府的在调节2009年支出安排或考虑进一步经济刺激计划时,要尽可能保证与中国中期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如中国领导人所强调的,全球经济的黯淡前景——也意味这出口的黯淡前景。更加凸现了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和消费的重要性。
亚当斯看好中国的财政政策,他认为中国还大有可为的领域,如通过低保和其他保障体系增加转移支付,进一步加大在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投入。目前,政府消费、包括在卫生和教育领域的公共支出,只占国内生产总总之值的13%。他说,今天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孩子未来会在城市工作。如果不大幅度提高教育领域的投入,一个切实的风险就是,在这个日趋复杂的知识经济权利下,这些孩子将没有能力胜任其中的工作。税收领域的配套改革、自然资源的重新定价以及增加注重环境的基础设施投入也是有所助益的,当前的低通货膨胀环境是进行这些改革良好时机。最近的燃油税改革就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可喜一步。
深化经济持续增长关键领域的改革
最后一点,亚当斯建议,继续深化经济持续增长关键领域的改革,保持中国过去取得巨大的成就,这是至关重要。他说,这包括继续保持贸易开放和继续寻找进一步开放经济的机会,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商品贸易领域相当开放,在WTO承诺下,中国也开始开放服务业市场,如金融服务、贸易领域相当开放;在WTO承诺下,中国也开始开放服务业市场,如金融服务、物流、航空、媒体、电信和交通等行业。
他表示,在危机中继续开放市场是具有挑战性的,但中国未来的增长将更多地依赖这些行业。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已经利用外贸和投资建立了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生产效率高速增长的市场,但是服务业领域还相对滞后和效率低下,进一步的开放和竞争会使中国在服务业领域也同样享有在制造业领域的活力。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046。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