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胡学好:金融国资管理改革

  “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一年一度的战略性议题论坛,此前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2009年4月11-12日,第五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在深圳召开,以下是搜狐财经从前方发回的报道:

    胡学好: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我和大家探讨的主题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如何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很少在公开场合讨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太好讲。今天也不一定能把这个问题讲的很清楚,但我想努力尝试一下。在介绍一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也想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金融国有资产规模日益庞大,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巨量的国有资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也开始普遍采用金融资产国有化的手段来解决危机,西方国家将同样面临着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同时,金融危机使金融国有资产的安全与效率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当前分析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的目标和原则,通过建立和完善责权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的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我国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首先介绍一下金融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金融国有资产在整个金融业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国有金融企业近8000家,实收资本总额约2.4万亿元,其中占有国有资本的户数1200多家,国有资本占全部金融企业实收资本的65%以上。

  二是在金融国有资产中,中央直接管理的金融国有资产份额较大。据统计,到2008年12月底,在36家中央管理的金融企业中,国有资本总额约为1.45万亿,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占用国有资本约2000亿元,中央管理金融企业占用全部国有金融资本的88%。从金融机构的类型来看,银行类金融机构占有的国有资本占全部国有金融资本的80%以上。

  我们再来介绍一下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状况。

  在现行体制下,我国金融国有资产管理涉及管人、管事、管资产等职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履行。财政部作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部门,近几年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注重财务管理向注重国有资产管理转变。过去财政部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金融机构实施管理,比如,对银行、证券、保险各个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并主要采取行政审批式的管理方式。从颁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以后,我们转变了管理方式,取消了一些直接管理的指标,下放了财务管理权限。而对金融国有资产的管理,则更多遵循市场原则。我们过去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来进行的,现在对国有金融企业的资产管理则主要是从所有者的身份来进行的。随着管理身份的转变,我们的管理方式也在逐步发生转变。

  第二,从注重金融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向关注金融国有资产各个环节的管理转变。财政部管理金融资产的时间并不算长,最开始赋予我们的职责是金融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主要是金融企业的产权登记、资产评估、清产核资等相关工作。这些工作也很重要,为我们目前及今后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向纵深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全面的资产评估以及财税政策支持,为银行顺利完成股改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08年“三定方案”财政部被赋予金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之后,我们开始关注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比如说,积极参与国有金融控制力问题的研究,认真研究制定国有金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和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等等。这些都是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使得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链条更为完整。

  第三,从拟订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单一制度到建立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框架。这中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说,最早我们从制订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开始,然后是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再就是资产转让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一个接一个地陆续出台,形成了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之后,我们还研究制订了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办法,今年又发布了国有金融企业经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这样就形成了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可以说,我国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第四,既履行金融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又在一定程度上履行金融企业出资人的职能,行使国有股东的权利。财政部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正常行使股东的权利,对引资核心条款进行把关。通过派出股权董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促进国有金融企业改善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行使了出资人的职责。

  二、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行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的,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分散,出资人不明确。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交叉管理与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的问题同时并存。多个部门从不同角度介入金融国有资产管理,表面上看是多头管理,实际上是很多事情无人负责。表面上看是交叉管理,实际上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真空地带。同时,由于出资人代表不明确,不利于建立有效的规范的授权经营制度。有些金融企业甚至混淆经营者与股东的关系,存在着越位行使出资人权力的问题。有的金融企业还存在利益内部化、损失外部化的问题。

  2、金融国有资产布局和开放问题需要统筹考虑。回顾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金融国有资产战略布局调整的过程,是国退民进或国退外进的过程。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如何统一布局、协调一致地对外开放;地方金融企业是不是可以被外资机构全额控制;如何与非金融类国有资产一起共同行使国有股东权利,保持国家对重点金融机构的控制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哪些能退,哪些不能退,底线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应该认真研究、统筹考虑的问题。

  3、国有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问题,也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关键问题。在这方面,财政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开展了国有金融企业保值增值结果确认工作。但这些与规范的绩效评价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对经营者和机构还缺乏全面、统一的考核与评价。高管薪酬与职务升迁缺乏关联性,不能对管理层产生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对国有金融企业来说,没有约束就没有压力,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没有压力和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内部治理,也就不可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因此,我们认为,改革和完善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分必要,特别在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改革和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尤为重要。

  三、进一步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与设想。

  审视问题,是为了推动改革,加强管理。这里我主要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一样,存在明显的风险偏好以及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因此金融运行必然存在内在的不稳定因素,面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和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金融稳定问题变得更加重要。所以说,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必须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方面,既要充分发挥国有金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国有金融对保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安全,防止外部冲击,防止重新出现大量不良资产。二是要实行金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金融企业应该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为国有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有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也有利于权责的划分和绩效考核。总的来说,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微观上使金融企业实现财务可持续,在宏观上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金融企业健康发展了,金融国有资产也就保值增值了。

  第二个问题,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授权经营的原则,就是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和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选择、约束、监督和评价,在授予他们权力的同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二是激励和约束对等的原则。前一段时间,美国AIG公司在接受政府援助的同时,仍然给高管发放高额奖励,引起轩然大波,这说明如何建立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因此,我们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要努力体现激励和约束对等、薪酬和责任一致的原则。三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从优化国有金融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国家股东不可能简单地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对国有金融企业进行约束,但是可以在董事会、股东会中通过用手投票的方法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途径。从目前情况来看,完善我国金融企业的治理结构,从形似到神似还需要走一段较长的路程。四是公平竞争的原则。非国有和国有都是平等的经营主体,不论其所有制性质或经济实力如何,均有平等的市场主体资格,有平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权利。因此,我们在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要为各种类型的金融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三个问题,加强金融国有资产管理要解决好几个重要问题。

  一是要建立权利和责任相匹配的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金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资人代表和国有金融企业的权责关系,强化金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统一完整的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同时完善授权经营制度。要明确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金融企业也是如此。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主体,要为股东提供最大的回报。

  二是要统筹研究、认真规划开放条件下的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确定国有金融资本的进退原则、范围和程度。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调整和优化国有金融资本行业布局、地域布局和持股比例,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的控制力,提高国有金融资本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同时,要积极研究外国金融资本“引进来”和国有金融资本“走出去”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以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的国有金融企业经营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公平、有效的薪酬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结果在促进金融企业激励约束中的作用。一方面,要以绩效评价为抓手,坚持薪酬与责任相一致、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国有金融企业薪酬收入体系的市场化、货币化和规范化,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企业高管人员的利益挂钩;另一方面,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引导金融企业持续发展相结合,使国有金融企业不仅重视当期利润目标和薪酬,而且关注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培养,提高投资决策的有效性,防止盲目扩张。

  以上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马丁)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