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衰退之年 中国经济突围 > 中国组合拳防经济下滑 > 巨额投资

新经济刺激方案:呼之欲出还是择机而发

  中国会不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方案?有消息称,4月15日,国务院将召开常务会议,讨论一季度经济形势,并且研究是否有必要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一消息让社会各界浮想联翩。

  更为具体的版本则透露,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将偏向民生和消费,围绕医药、农业、新能源、房地产、银行、家用电器、汽车、纺织、电子信息这9个行业展开。

其中,医药、农业、新能源、房地产、银行、家用电器这6项都是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之外的行业。

  “宏观经济形势难以准确判断”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并随后公布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在经济低迷时期,以政府主导的刺激政策由于其辐射行业广、涉及阶层多、产生效用快、投入资金大而备受关注。

  至今,以4万亿元投资计划为核心的第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已实施了5个月。有专家指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基建为主导,缺乏一些短期能见效且针对消费的措施。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高级分析师张永军告诉记者,目前一季度的数据还没有全部出来,对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难以准确判断,关于是否应该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方案不好置评。

  “就已经披露的外贸、财政收入等相关数据而言,中国的经济仍处于低迷期。之前出台的政策力度已经够大了,实施到现在也不过四五个月,效果还有待观察。”张永军说。

  张永军指出,偏向民生和消费的政策之前也有,如减税,不过,在财政收入出现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减税的空间已经不大了。再如消费券,虽然在一些地区实行过了,但区域差别太大,且居民收入差距过于悬殊,如果全国推广的话,效果也未必好。

  张永军说,长远看,刺激经济还是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有钱了才能去消费。同时,社会保障要跟上,尤其是教育和医疗,有保障了才能去消费。在这些方面,政策大有可为之处。

  有必要再出台支持经济回升的措施

  “从目前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还没有走出低谷,只能说没有恶化。”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是有起有落,并非全面回升,顶多只能说有回升的迹象,如果政府不进一步采取措施的话,下一季度还有可能掉回去,所以中国非常需要支持经济回升的措施。

  据分析,其一,第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8.3%,我国全年的财政预算是在预计财政收入增长8%的基础上制定的,如果财政收入不增反降,未来几个季度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难以为继。

  其二,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加上前两个月新增贷款量,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4.58万亿元。目前新增信贷已完成全年信贷指标的90%以上,后面还有三个季度,通过加大货币投放来拉动经济也面临挑战。

  “昨天一个企业家给我打电话,说钢材的价格还在跌,卖不出去。可见需求也并没有真正上去。此外,2月份CPI是负的,预计3月份还是负的,消费需求仍然在减弱,并且已经从工业品蔓延到了日用品。”袁钢明说。

  袁钢明表示,之前的四万亿元收效甚微,大搞基建短期内对中国经济没有帮助,难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它必须建立在国家财力充裕的基础上。下一步,政府如果要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方案的话,就应该抛弃此前扩大投资的做法,停止大型基建项目的建设,把有限的资金转向民生和消费,尤其是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暂时不需要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方案

  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中国由经济刺激政策引导的内需复苏已经开始,并且目前不需要额外的刺激政策。

  考虑到银行贷款的增速,下一步的政策需要控制信贷增速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以降低大规模资源错配、资产价格泡沫、危害银行体系等风险。

  “我们预计,经济刺激政策的全面效果将在2009年二季度开始体现,新增银行贷款的规模和增速是最好的印证。”汪涛说。

  汪涛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使投资者的信心反弹、金属行业产品订单和生产增加、基础设施相关投资大幅增长。而且,房地产价格和利率的下跌以及减税,已经在最近几个月促进了房地产销售。

  同时,尽管外需在未来几个月内仍将非常疲弱,但随着预期、贸易融资以及降低库存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正常化,出口将会企稳并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拖累。预计出口订单将在未来几个月反弹。

  此外,更重要的是,银行贷款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3月份季度环比增速将近40%,这意味着未来的政府相关投资将大幅度增长,未来数月经济的季度环比增速将强劲反弹。

  汪涛认为,经济刺激政策需要4至5个月的时间来反映到投资活动和订单的增长上。尽管财政资金和配套的银行贷款已经迅速发放,但是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预计到2009年二季度才会显著增长。

  评论

  扩大内需仍需加力

  □如一

  春天总能给人带来新的希望。随着天气的转暖,最近陆续公布的经济数字也让人们对经济回暖产生不少憧憬。针对诸如企业家信心提升、企业景气降幅收窄、楼市小阳春、股市节节攀高等“利好”消息,不少乐观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告别冰点,将呈现底部回升。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回暖不代表复苏。经济数据喜忧参半,说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仍有不少,保稳定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并未收到预期效果,显示以投资拉动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尚有很大调整空间。如果即将公布的3月份CPI、PPI数字双双维持负增长,那么期待中的所谓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就应当转向以促消费和保民生为主。

  的确,尽管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不少回暖迹象,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突出,实现全年增长8%的任务十分艰巨。而全球金融危机何时见底,至今是个未知数。以往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外贸出口在短时期内恐难恢复到正常水平,单纯靠政府投资拉动,显然难以完全实现有效扩大内需的目标。因此要尽快稳定经济,必须在启动民间投资与消费上再下功夫。

  是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扩大内需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作为应对危机的措施,一些鼓励和促进消费的政策在过去半年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市场效果。比如由商务部等推动的家电和汽车下乡,对拉动农村市场消费就生产了很大影响。降低汽车购置税和燃油税调整等措施,则带来汽车市场销售的火爆,让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瞩目的一大亮点。此外,牛年春节期间各地政府采取发放旅游、购物消费券等办法,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日消费的增长。

  但是必须看到,虽然经过了一年多,金融危机仍在朝着人们不愿意看到的方向演变,实体经济正在受到明显侵袭,欧美国家还在忙于救市,所谓复苏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在我们国内,相当多的企业经营依然处于比较困难的状况,尤其是当前社会就业矛盾相当突出,市场面临通缩危险。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不能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当然,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一蹴而就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所有问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有关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必须根据客观形势变化作出适当调整,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短期和表面阶段。借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压力,重新审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适应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部分,进一步制定有利消费增加的政策,形成消费与生产良性互动的长久机制,应该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客观地讲,去年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的确给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我国经济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但是即使没有这场金融危机,我们主要以投资和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究竟能维持多久,亦是令不少人担忧的问题。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民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物质基础,一直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率显示,我国城乡消费市场潜力远未挖掘出来。而有效的消费既是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保证经济健康成长所必不可少的。一些陷于经济困境的国家或企业之所以有意将走出危机阴影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说到底是看中了我们尚待开发的市场潜力。

  从促消费和保民生出发,会发现调控经济的余地其实相当大。比如近期围绕如何进一步有效扩大内需问题,社会就有不少颇具建设意义的观点与提议值得考虑,其中包括减税和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降低商品成本,促进更多低收入者增加消费;通过适当降低土地拍卖价格,推动商品房价格下降,让房地产市场进入良性循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为农民减轻负担,让农民有更多的钱消费。此外,还需要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增加就业岗位,只有真正解决就业难题,才能有效扩大内需。

  外媒推测中国将推出新经济刺激计划

  □本报记者肖莹莹王云

  近日,多项经济数据密集出台,中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全景正渐渐揭开面纱。国外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一些经济指标已经好转,但当前的经济状况更应当用“回暖”而非“复苏”来形容。他们在肯定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实施效果的同时,也预期政府将出台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而新计划的重点将偏向民生和消费。

  慎对经济复苏迹象

  国外媒体都注意到,中国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传递出了经济回暖的信号,但是由于尚存在出口下滑等不容乐观的迹象,“我们仍需保持冷静”。

  彭博社的文章称,经济出现复苏的种种迹象包括:3月份汽车销量升至创纪录的105万辆,制造业部门出现6个月来的首次扩张,银行新增贷款增加,第一季度房屋投资从前两个月1%的升幅上升至4.1%。不过,文章也援引渣打银行分析师史蒂芬·格林的话说,尽管中国经济已经企稳,但经济是否自当前节点开始加速增长尚不明确。

  彭博社指出,受出口大幅下滑影响,即将于16日公布的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放慢至近10年来最低。其调查显示,12位经济学家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季度增长率的平均预测值为6.3%,低于此前三个月的6.8%。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预计,中国政府16日将公布一季度GDP增长6%至7%。不过,宣称中国对抗经济增长放缓已取得胜利还为时尚早。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认为,经济学家们之所以对宣布经济出现复苏持谨慎态度,原因之一是中国最近几个月至少出现过一次误判经济形势的情况。中国的钢铁生产商由于过早断定与经济刺激计划相关的订单会源源而至,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纷纷开始增加产量,从而推高了钢铁价格和运费水平。但他们期待中的滚滚订单却并未如期到来,因此从2月份起大部分钢铁产品的价格又开始回落。

  各方期待出台新刺激方案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今年一季度是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出台后的首个季度,该季度宏观数据如何将决定未来三个季度的政策思路,也将为新一轮经济政策能否出台提供现实依据。

  事实上,包括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内的西方媒体都对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效果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刺激计划见效中国经济好转》的文章指出,中国政府的刺激举措似乎正开始发挥作用,看来已使中国免于陷入糟糕的经济状况和不断下滑的信心彼此推波助澜的恶性循环,加大了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走出经济低谷的几率。

  法新社的文章更进一步地指出,在欧美经济衰退拖累中国出口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可能会推出旨在拉动国内消费的新经济刺激方案。文章称,尽管本周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可能会好于预期,但现在就得出经济已经见底的结论仍为时过早,因此新的刺激方案将成为必要。

  G20后各国新刺激措施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10日说,他的经济顾问们接下来几周将筹划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方案,但他没有透露具体可能涉及的细节。

  日本政府10日宣布了总额为56.8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新方案,其中,用于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等方面的资金规模为42万亿日元;用于稳定和增加就业的资金规模为2.5万亿日元;用于医疗、护理及生育补贴等方面的资金规模为2.8万亿日元。新经济刺激方案中还包括涉及今后发展后劲方面的政策。

  俄罗斯总理普京6日说,为落实反危机计划,政府计划拨款1.4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4卢布)。俄政府官方网站6日公布的反危机计划列举了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七个优先方向,包括履行政府在民生领域的义务和建立本国强大的金融体系等。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7日宣布,政府将投入420亿澳元(约合300亿美元),用8年时间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超高速光纤宽带网络。陆克文预计,宽带网建设期间,每年将提供大约2.5万个工作岗位,有助于缓解当前因经济不景气而出现的失业高峰。

  据路透社最新报道,英国政府希望通过推行一项汽车报废促进方案以扶助国内日益萎缩的汽车业。根据这项方案,车主申请报废使用年限9年以上的汽车并购买新车便可获得2000英镑(约合2946美元)折扣。这一方案旨在鼓励换车,振兴汽车业。

  

(责任编辑:黄珂)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永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