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商业媒体 > 《21世纪商业评论》媒体专区

北京青年报:网络实名制没有坦途可走

  发帖,写博客,不能再戴“面具”、穿“马甲”,而要把身份向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说清楚。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发帖、写博、网游要提供有效身份证明。
该条例第二十三条还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鼓动公众恶意评论他人、公开发布他人隐私或者通过暗示、影射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信息,应当立即删除违法内容,保存相关记录,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告。

  从这个条例的规定来看,网民议论已久的“网络实名制”终于找到了现实的出口,杭州的网民将成为国内首批尝试这一新鲜事物的群体。既然是新鲜事物,就难免会遇到意外情况,原先的良好愿望未必能顺利达成,原先不曾想过的一些危害也可能不请自到。有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多做预案,尽量避免因为新条例的实施而损害网民的利益。

  首先,在实名制上网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网民发言的积极性和自由度?近年来,地方官员打压公民议政的事件频频发生,远些的有“彭水诗案”“高唐网案”,近些的有“王帅帖案”“吴保全案”。很多群众在网下找不到发表意见的有效途径,把网络视为表达观点的唯一窗口和解决问题的希望所在。可是,这些案子恰恰说明,网络也不是自由发言的保险箱,发帖者弄不好就会被扣上“诽谤”的罪名,进而遭到人身侵害。

  大众社区论坛管理员周传金曾透露,“网民在网上反映问题,相关部门或单位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查发帖者是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关心帖子所反映问题的真伪,很多人本能地认为,只要找到发帖者,对发帖者进行批评教育,那自然就解决问题了”。其实,“批评教育”是个客气的说法,以上几案的当事人都遭到了无情打击。而且,这些事件还都是在没有推行实名制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实行了实名制,又没有能使公民免遭非法打击的配套措施出台,结果是堪忧的:要么是有话想说的人噤若寒蝉,要么是冒着暴露目标的危险发言,随时准备迎接“暴风雨”的到来。所以,实行网络实名制并不难,难的是不让它成为公民自由论政的绊脚石。

  其次,在诚信空气并不浓厚的社会中,如何保证实名制执行到位也是个问题。不管是防止有人借助网络“危害社会秩序”还是“公然侮辱他人”,让上网发言者“提供有效身份证明”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能忽视的是,社会上假证泛滥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对于那些成心干坏事的人,查证件不过是稍微增加了一点儿成本,他们该放的“毒素”还是会想办法放出来。也就是说,实名制只对“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人起作用,对那些隐姓埋名的作奸犯科者的约束力有限,如果没有发达的假证识别体系为保障,很容易走向名存实亡。

  中国目前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几乎还是空白,也没有专门机构对网上侵权行为进行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的责任认定,公众对实行实名制心存顾虑,我国全面实行实名制上网的条件还不成熟。因而,杭州率先推行实名制,肩头的任务其实很重。他们既得保证不会因实名制而堵塞网民说真话的渠道,也要防止权力部门利用实名制查询发言者的便利,对批评者进行加害。而这些任务如果完成不好,出现了类似于“王帅帖案”的反面案例,实名制本来就不牢靠的民意基础将会坍塌。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杭州方面认真考虑。

(责任编辑:单秀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