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旷 野 杭州报道
连续几个月贷款量激增使得银行对优质客户和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
一方面,作为经济的血液,信贷是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之一,担负着启动和盘活经济的重任;另一方面,投资方向、贷款风险、信贷投放节奏等都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影响整个银行系统乃至经济结构。
“现在放贷比前几年难多了。”某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的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坦言,“想放贷的企业我们主动上门求他们,上门求我们的企业我们又不愿放贷。”
浙江,外向型民营企业贡献颇大,也最难受惠于信贷扩容,而受外部冲击却又最大。浙江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仅为3.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
如何拉动实体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更好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同时,在国际金融海啸的背景下,还要重点关注外向型企业的经营风险,严控贷款风险,对于浙江省内各家银行而言,任重而道远。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尼克·霍普(Nicholas C.Hope)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资银行新增贷款中不良贷款比例不增加有两大前提——这些非常规下的贷款项目全部都很优秀,或者银行放贷的管理人员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信贷风险。
这就不难理解上述杭州分行的工作人员抱怨放贷之难了,众所周知的优质项目是所有银行逐鹿的猎物,而其他贷款项目就要靠银行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了。
“当这一波信贷潮退去之后,各家中资银行甘苦自知。”一位外资银行中国区高管对本报记者指出。
国有银行步调一致
在一季度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的大环境下,浙江省的信贷热度自然是节节攀升。
中国人民银行义乌市支行的统计称,今年一季度义乌市新增贷款68.48亿元,同比多增32.62亿元,为去年同期新增量的1.9倍。
同样在一季度,嘉兴市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286.9亿元,被当地媒体称作是创出了新增“天量”,同比多增196.8亿元。
杭州、宁波、绍兴和温州等四个浙江省的重要经济力量也在一季度不甘示弱。
杭州市一季度新增贷款约1300亿元,宁波一季度新增贷款达到600亿元,温州和绍兴两市则分别超过400亿元和300亿元。
本报记者还获悉,2009年3月末,某国有银行在浙江省的本外币贷款余额超过50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了两成以上。
该行在浙江省的一季度新增贷款则高达600亿元,该行的内部人士称这是2008年一季度新增贷款量的3倍。
另一家国有银行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该行2009年一季度的新增贷款约400亿元,同样为2008年的3倍以上。该人士预计这在四大国有银行的浙江成绩单中算靠后的。
“四大国有银行的投放力度和节奏把握差异并不大,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应该都差不多,不同的只是贷款余额的绝对数,而这不是短期造成的。”上述人士表示。
四大国有银行在浙江省的表现与此大势较为吻合。
那么其他银行在这三个月中是否也是一路高歌呢?
据本报记者了解,转型不久的国开行在浙江省一季度新增贷款量超过100亿元,同比上升1/4以上。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 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比2008年同期多出了一半。
另一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情况却有些特殊,据该行工作人员称浙江省分行一季度的新增贷款量并没有超过2008年一季度。
原因是主要任务是支持三农,农业在浙江经济占比一直较低。
上述外资银行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中资银行向来是在一季度多放贷,但是四大行一季度新增贷款量与上一年的数据相比猛增,这很难归因于季度差异。”
股份制银行各自为战
本报记者在浙江省历时一周的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在这轮信贷潮中,股份制银行的表现不尽相同。
例如扎根于杭州的浙商银行,有关人士透露,该行在浙江省内3月末的贷款余额同比增加了三成,2009年前三个月新增贷款约3亿元,而2008年一季度贷款为负增长。
据中信银行的人士介绍,一季度在浙江省的新增贷款量接近2008年同期的3倍。
交通银行当地分行的人士称一季度新增贷款量超过200亿元,而2008年同期仅为两位数。
据本报记者调查发现,2009年在浙江一季度新增贷款增幅较大的还有浦发、恒丰、民生、深发展和兴业等几家股份制银行。
一位广发银行的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该行今年以来在浙江省的贷款增幅并不显著,3月末的贷款余额与2008年相比并无太大变化,前三个月的新增贷款也低于2008年同期。
除此之外,招商银行在浙江省的表现颇耐人寻味。
该行在当地一季度新增贷款量与2008年同期相差无几,但是该行当地分行的人士称新增贷款量绝大部分是在今年3月份实现的。
华夏银行则和招商银行的情况截然不同。
据该行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份在浙江省的贷款量与2月份相比并没有增加。
有业内人士将今年一季度戏称为信贷竞赛。
上述外资银行高管认为:“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全行业贷款中具备垄断地位,谁也不会在这个竞赛中让出市场份额,再加上其他政策引导等因素,四大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是毫无疑问的。”
该人士称股份制银行的后顾之忧更多,例如经济刺激效果,经济复苏何时到来,哪些贷款项目回报率高等等问题。
而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地方支行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有些地方支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并非态度谨慎、保守的原因。”
2008年11月份中央政府确定了积极财政政策,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成为了拉动贷款突飞猛进的重要力量。在这一领域,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银行的优势不言而喻。
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银行没有四大的垄断地位和强大的资金实力,很多大的贷款项目根本就参加不进去,而一些需要大的资金的项目基本上都会首选四大。”
标普(Standard & Poor's)金融机构评级副董事廖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四大国有银行本来就是行业的主力军,它们在贯彻监管层的政策时更加严格到位。”
他认为浙江省四大行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比2008年同期显著升高的原因之一是2008年的基数较低。因为前两年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四大行比股份制银行在信贷控制上更为严格。
另外,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等本身就较其他地区优越,所以此轮国家拉动的投资中,浙江省内的项目不能与中西部地区相提并论,所以投资需求相对增长不多。
“梦中情人”太少
上述支行负责人坦言:“对我们支行而言,最想放贷的对象就是大型国企,还有就是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其次就是主业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
因此,银行争相放贷的对象在浙江省显得尤为珍贵。
如上述支行负责人所说,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的基础建设项目是银行的第一号“梦中情人”,但是想要抱得美人归的银行太多,中小型银行难以分到大的蛋糕。
退而求其次,在这位负责人看来,现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专心做大本行业的民营企业太珍贵了。”该负责人感叹道。
在本报记者的走访中,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民营箱包企业为例,该企业2008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其中40%为出口,目前中国银行给予授信额度2000万元,但是该企业只贷款约300万元。
该企业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要不是为了继续保证授信额度,其实都不需要贷款300万元,如果仅仅是维持现有经营运转,没有贷款也是可行的。
而该企业经常接受当地多家银行工作人员的登门拜访,表示愿意给予贷款。
上述支行负责人认为像这家企业如此没有贷款去开发房地产等项目的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又较大,的确是银行争夺的优质客户。
然而这类优质客户现阶段往往不需要大量贷款。
该企业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一季度的出口量和上一季度比已经下降13%,目前手头还有3个月的订单,情况还不是迫在眉睫,一旦一个月后订单没有继续,我们内部的休假及裁员计划都早已拟好了。即使有后续订单,也不可能考虑生产上的扩张,所以贷款对我们没有用。”
另一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假如其他优质客户和项目都缺乏的情况下,某些副业做房地产开发的民营企业,也是我们考虑的放贷对象,前提是企业已经拿到了较好的土地储备。
在该人士看来至少这一类企业虽然不专心于主业,但是至少有土地作为抵押品,只要在资产评估等操作环节把好关,贷款风险尚在可控范围内。
同时该人士对于地方政府的某些基础建设项目贷款表示些许担忧。
有报道称地方基础设施项目和地方投融资平台在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贷款中的占比接近70%。
该人士认为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有限,在目前经济下行期财政收入减少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有政府担保是降低信用风险,但是有利必有弊,地方政府的真实财政情况对于银行而言很难客观评估。
而且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项目目前普遍存在资本金难以保证的现象,很容易形成最终风险全由银行承担的局面。
廖强认为,目前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资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理念有了较大改善,信贷风险控制全部都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当然不可否认局部地区或者支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会有所上升。
不过,他指出,正在密切跟踪和关注政策变化和银行行为,如果政策或政府方面的压力过大,银行下一步的操作风险及信用风险有可能出现变化。
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是不少地方分行、支行必须承受之重。
上述支行负责人介绍,多数地方政府都对银行在当地开办分支机构非常支持,因为分支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有不可推卸的义务,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还会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尤其在这一轮信贷竞赛中,地方政府对银行分支机构的要求更多更具体。
小企业解困?
长期以来,中国中小企业贷款难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浙江省又是一个中小企业扎堆的区域,支持遭受打击的中小企业恢复活力是当前政策积极引导的方向。
浙江省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中小企业共计220多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6%,全省6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中小企业,它们还提供了70%的外贸出口,创造了90%的就业岗位。
而且浙江省是小企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小企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量。
此轮信贷热潮中,小企业是否受惠在浙江更受瞩目。
事实上,银监会早前要求,所有银行都要在总部成立中小企业专营部门,跟大型客户业务部、个人金融理财业务部等齐头并进,那么各银行在浙江省是否改变了嫌贫爱富的习惯呢?
曾爆出新增“天量”的嘉兴市,据本报记者了解,该市金融机构对于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今年一季度新增授信户数超过500户,一季度新增小企业贷款超过100亿元。
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更是明确提出了在未来三年增加小企业融资6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400亿元;其中2009年余额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工行系统首家小企业融资余额超千亿元的分行。
据该行有关人士透露,今年前三个月,该行浙江省内小企业授信额度达1000亿元,同期贷款余额达到了600亿元,新增贷款约70亿元。
如此测算,今年一季度,工行的小企业贷款额度已经完成超过60%。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在2009年年初宣布对小企业客户实施“一站式”服务,增强审批的时效性。
在此积极出击的战略下,据该行介绍,今年一季度对浙江小企业的贷款余额约140亿元,一季度新增量在50亿元以上。
浙商银行成立以来一直把发展小企业业务作为立行之本,该行设立有十余家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数百人的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市场营销人才队伍。
据悉,该行在今年一季度新增小企业授信户数仅十余户,一季度新增小企业贷款2亿元。
尽管一边是热火朝天的服务升级和贷款增加,但是小企业融资时受到的歧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上述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的人士直言:“小企业贷款综合收益率明显高于公司类贷款的平均收益率,有同行测算说相当于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但是小企业的风险大也是伴随着高收益而来的,尤其是当下海外市场形势并无好转,出口为主的小企业越发难以生存。”
两会期间,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金和倡言,国务院及省、市政府应出台强有力的政策对民营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引导、鼓励和扶持,力促各金融机构对企业并购重组给予信贷支持。
在依靠出口为主的浙江民营企业中,企业并购重组值得探讨和鼓励,但是多家银行的浙江当地分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对此并没有特殊兴趣和支持力度,除非政府出面支持某项民营企业间的并购重组。
得不到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且没有足够的资产抵押,即使有好的想法要在国内外捡便宜货进行并购重组,也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青睐。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