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一份调查显示,上海有超过九成的老人月收入在2278元以下,低于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而2008年上海养老金缺口达170亿元,上海面临空前的养老保障压力。
1979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提早20年。
根据2008年世界银行和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测算,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通常在3万到4万美元之间,而2008年上海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上海老龄人口的收入水平还要更低,“未富先老”是上海老龄化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与此同时,《200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2008年上海养老金缺口达到170亿元人民币,上海面临着空前的养老保障压力。
针对上海人口加速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在心理、生理、社区支持以及养老保险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今年展开了“09上海万名老人养老需求快递”系列调查。整个“万名老人需求快递”调研有效样本10343份。
该调研活动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告诉CBN记者,调查显示,上海94.4%的60岁及以上老人靠退休金生活。九成多受调查者的月收入低于目前的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收入(2278元),整体收入偏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人口学学会会长桂世勋表示,上海65岁以上户籍老人数214.50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5.4%,这比2008年美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3%还要高。根据预测,到2025年,上海人口老龄化将迎来高峰,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据总户籍人口的50%甚至更多。
“照此种趋势发展,意味着上海养老金的缺口还只是冰山一角,由此造成的政府巨额财政负担将会给高度依赖养老金的上海老人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改革养老金缴付方式,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张雄说。
张雄表示,单纯依靠居家养老显然是不够的,探索新的养老方式,增加政府支持力度,拓宽养老机构举办渠道,政府、社会与市场力量并济,探索形成通过增加供给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的机构养老新模式应该成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学术界解决上海养老问题的关注重点之一。
上述调查显示,两成老人和三成准老人愿意选择商业性养老公寓。选择商业性养老公寓原因,主要为了减轻子女负担、条件好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能够承受商业性养老公寓的费用在2000元以下。
调查还显示,老人和准老人选择商业性养老公寓最看重的因素收费标准排在第一位,自然环境排在第二位,服务质量排在第三位。不选择商业性养老公寓的原因则包括经济不能承受、家人不支持、距离子女太远等。
截至2008年底,上海共计有养老机构582家,床位数共计80554张,仅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7%;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开设的家庭病床数为41300张,虽然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仍然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上海老年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不无忧虑地说,上海人口快速高龄化,也面临老年护理的问题,80岁以上的老人护理要求会急剧上升,而老年护理是非常劳动密集型的一个行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老年护理会变得越来越昂贵。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