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军认为,本土日化企业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只有屈指可数的8家,外资如果想占领这一市场,目标非常集中,操作并不复杂。
2000年前后的十余年,小护士、大宝等经典品牌被外资收购。短暂的平静后,外资似乎正蓄势发动一场对新兴日化品牌的“抢购潮”。
“外资疯了似的追逐中国本土低端日化品牌,这是今年出现的一个罕见现象。”在日化行业从业超过15年的资深营销专家冯建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金融危机下外资攻势更猛
今年一季度,世界化妆品巨头接连发布销售额同比大幅下滑的季报。欧美化妆品市场一片惨淡的同时,中国市场却仍在强劲增长。
欧莱雅已在中国实现了连续8年的两位数增长,雅诗兰黛在中国的销售去年亦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二的佳丽宝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2008年化妆品发货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化妆品市场总体销售额负增长,是前一年的99.6%,而佳丽宝在中国200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0%以上。
中外化妆品市场 “冰火两重天”,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催生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更猛烈的攻势。冲击本土品牌的同时,外资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
冯建军透露,外资进入中国后,路径各不相同,那些慢了一步的外资企业,同样难以避免滑落到第三阵营的命运。
一些欧洲的老牌日化企业,进入中国后市场策略不得力,错过了很多机会,逐渐开始没落。一些进入中国稍晚的外资日化品牌,现在只能一边后悔,一边奋力追赶。
在日化行业被津津乐道的一句话是“一个河南顶一个法国”,中国被视为国际金融危机下最大的市场,成为外资“绕不过的情结”。外资目前的策略是,依托海外品牌,提升在中国的市场地位。
欧莱雅收购小护士、羽西,强生收购大宝,拜尔斯道夫收购丝宝,在这些经典收购案例之后,中国老牌本土日化品牌已所剩不多。具有某方面优势或者特色的新锐本土品牌,可能将成为外资品牌下一轮收购的争抢目标。
看中优质的本土二线品牌
5月中旬,记者获得一份来自国外知名财团的内部资料,5家在国内颇具影响的本土和合资品牌的各项指标被深入考察。该财团内部人士透露,外资正怀着浓厚兴趣,着手对中国本土日化品牌的收购。
在知情人士提供的这份名为《中国个人护理用品建议》的内部资料中,两家合资品牌和3家本土品牌被分类进行技术分析。不难看出,这5个品牌各有所长。
一家合资企业最被看好,其优势包括:防晒产品市场占有率为8.9%,列全国第三;产品因为含有中草药美白成分的概念,在中国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另一家公司被看中的优势是销售遍布中国30个省份,有超过2000家分销商。与之相似的还有一家广东民营化妆品企业,描述中提到该公司“拥有强大的分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份”。
福建一家合资企业的美发用品也被看中,它不但拥有两大生产基地,还有国际化的研发中心,销售网络遍布全国85%的乡镇,堪比宝洁。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一家上海老牌日化企业引起外资关注的理由是其“人人都负担得起”的超低价格、最大的消费群、遍布31个省份的128个一级分销商。据估计,该公司年销售回款早已超过4亿元。
“这家上海企业的消费者忠诚度,可能比大宝还要好,能吸引一批拥有上海滩情结的消费者。”冯建军认为,该公司目前售价10元以下的产品拥有超过4亿元的市场规模,如果被外资收购,将其产品线延伸,在15~20元以及20~25元价位分别创立品牌,那么,将销售回款指标增加到10亿元水平,也只是时间问题。
上述知情人士感叹道:“不得不承认外资独具慧眼,相中的都是目前中国本土好不容易取得突破的优质二线品牌。”
记者就此事分别向这5家企业求证,各方均表示该财团还没有开始与其接触。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该财团还处在考察阶段。一旦发起收购,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卖家手中。
或将向全行业渗透
“除了上市公司,财团希望全资收购本土日化品牌,仅仅参股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据称,外资的如意算盘可能是这样打的:买下几个规模稍小的品牌,同时尽量控股其他规模较大的品牌。对一些防晒、洗发护发、洗涤等主要品牌进行全线渗透。之前杀得你死我活的本土品牌,一旦被外资全面渗透,将成为一家人,不再互相“打仗”。外资一旦实现对某个细分行业的控制,将不再担心竞争的消耗,从而可以游刃有余地赚钱。
“他们希望一下子把国内的好品牌都买下来,省得留下竞争对手。”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这家财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冯建军也认为,如果国外财团决定收购本土日化品牌,其目的和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强生收购大宝的初衷并不一样。化妆品集团收购本土品牌,通常是为了补充其产品线,收购之后想长期做品牌,获得持续收益。而风投性质的财团在收购本土品牌后,会设法快速将其做大,过几年就会溢价出售,套现离场。
冯建军向记者描绘了一幅本土日化品牌的“金字塔结构”:销售额在30亿元以上的,只有3家“大日化”企业,它们除洗涤用品主业之外,还涉足化妆品业务;20亿~30亿元的有2家,10亿~20亿元的有3家。超过1亿元销售额这一门槛的本土日化企业,总共只有37家。
“本土日化企业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只有屈指可数的8家,外资如果想占领这一市场,目标非常集中,操作并不复杂。”冯建军认为。
中国日化市场 外资品牌成主角
中国的日化市场上,特别是高端市场,外资早已占据了主导地位。本土品牌目前集中于低端市场,且战且退。二三线城市的日化专营店,现在成了本土日化品牌的主战场,但外资品牌也开始对这一渠道展开攻势。
外资品牌控制高端市场
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外资在中国日化市场上的统治性地位业已稳定,很难有新的力量将其打破,中国消费者甚至已经被培养出了“崇洋”的心理。本土日化品牌不但无法染指高端市场,在低端市场的份额同样很小,仅仅在洗发用品领域表现尚可。
余雪玲向记者透露,目前中高端的化妆品市场中,外资占了80%的市场份额。在洗发用品领域,宝洁一家就占了40%的市场份额。
昆明滇红药业董事长郭振宇曾对外透露,中国的护肤品市场规模很大,但国外护肤品拿走了其中超过90%的钱。本土护肤品总量占了90%,市场份额却只占10%。即使在市场规模只有30亿元、俗称“药妆”的医学护肤领域,欧莱雅旗下的薇姿系列产品也占去了6成份额,本土品牌的份额还不到2成。
2008年,宝洁仍稳居中国日化市场的老大地位。排名第二的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9.52亿元,并实现了高达27.7%的同比增长。在中国深耕多年的美宝莲品牌,今年从彩妆领域延伸到护肤品领域,猛烈冲击中国低端护肤品市场。
排名前列的还有强大的联合利华,上海家化在销售规模上已不容小觑,但贡献最大的还是低端品牌六神和成长性品牌佰草集。
绝大部分本土品牌扎堆在低端日化市场上。已拥有一些知名度的品牌,大多发源于上世纪90年代,它们只能在外资的夹缝中生存,因此数目不多,市场规模还不到外资巨头的零头。
本土品牌转战二三线
欧莱雅集团中国区总裁盖保罗透露,欧莱雅13年前进入中国时,几乎所有化妆品生意集中在百货商店。欧莱雅通过百货商店形象柜台开始开拓中国市场,随后逐渐扩大到货架式销售,然后再进入大型超市、连锁店。
至于对小护士的收购,盖保罗表示,收购小护士就是希望进入中国的大众分销渠道。欧莱雅当时在中国只是在高档和中档产品线有产品,对中国大众市场完全没有任何产品线。欧莱雅通过收购小护士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并随后上市了另一款大众产品卡尼尔。
和欧莱雅相似,许多外资巨头早早进入中国,并建立了牢固渠道。
目前,日化产品的几个主要销售终端包括商场、超市和日化专营店(又称精品店)。在商场和超市,目前仍是外资当道。而总量超过4200家的本土日化企业,80%的销售是在规模不大的精品店完成的。
一家知名本土日化企业营销人员向记者感叹,商场费用太高,超市销售又拼不过外资品牌,公司现在只能无奈转向精品店,并考虑发展直销模式。
二三线城市的精品店,现在成了本土日化品牌的主战场。但外资品牌也开始对这一渠道产生浓厚的兴趣,精品店常常出现的外资品牌包括资生堂旗下的悠莱、泊美,韩国的爱茉莉旗下的梦妆,以及少量的欧莱雅和玉兰油。
突破外资垄断需要时间
被外资步步逼退的本土日化品牌,甚至还发明了一种名为“包场”的新型终端销售模式。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专门有日化品牌代理商在商场包下全部日化、洗涤用品的货架或日化洗涤区。
冯建军举例称,一家企业曾和地方的商场达成协议:每年交给商场600万元,条件是对商场内的日化区进行买断经营,从商品的采购、促销推广到人员管理,全方位统筹管理。这一模式从2000年开始沿用至今,其发明者是一家广东本土日化企业,目前经营状况尚好。这一模式也逐渐被其他本土企业模仿。
伊丽莎白雅顿的中国区总裁陈志新曾向记者表示,中国本土日化品牌集中于整个日化金字塔的最底部,向外资垄断的塔尖突围不是没有机会,但需要时间,因为中国市场仍然有很多空间。
目前艰难生存的本土品牌各有各的生存法则,同时面对着来自内部的各种压力。
陈志新认为,本土品牌最难克服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家族式管理,二是企业新品上得很快,但旧品淘汰慢,不能及时处理库存,资金成了“呆钱”。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