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自5月26日起一连三天拍卖总计高达1000亿美元的国债,规模再次刷新纪录。市场虽然表现出了比较好的吸纳能力,但是,5月27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却从一周前的3.12%飙升至3.45%,创自去年11月以来新高。
英国被威胁降级的蝴蝶效应
5月21日,标准普尔突然警告英国,因为对英国政府日益恶化的财政和有限的债务承担能力表示担忧,标准普尔将英国国债的前景由稳定降级为负面,并同时表示英国政府的主权评级由可能会从AAA级降至AA级。
虽然标准普尔表示对英国的降级应该不会在近期内出现,但是,这一行动迅速转变成为全球投资者对深陷金融危机的发达经济体偿债能力的担忧。因为评级公司对主权国家和地区的评级将决定该主权国债的价格和收益率水平,直接决定这些主权国家和地区的发债成本和筹融资能力。对于身处上百年来最严重金融危机而同时又需要大量资金拯救经济的英国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当天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暴跌2.8%。
标准普尔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即使考虑到额外的财政紧缩,但是,英国的净普通债务负担也有可能达到其GDP总额的100%,并且在中期内将会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上。不过,幸运的是,三大评级巨头中的另外两家——穆迪和惠誉仍然维持了英国的稳定评级,并且表示目前并没有审查该国的评级。
自从1978年,标准普尔发布主权评级以来,英国一直是AAA评级,并且从来没有收到过前景负面的评价。如果英国失去AAA级别的评价,它将是西欧国家中继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第五个被降级的经济体。一时间,国际金融市场再次陷入剧烈波动,发达经济体的国债价格迅速下跌,拖累股市下跌,黄金价格上扬,投资者脆弱的稳定情绪再次出现不小的恐慌。
因为,更重要的是,投资者认为,如果英国失去了AAA级主权评级的话,美国和德国等经济体也难以避免。5月27日,另一评级巨头穆迪公司却站出来表示,尽管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但美国的AAA评级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穆迪也警告性地表示,美国经济反弹的能力以及政府恢复支出可持续性的能力将是美国长期保持AAA评级的关键。
评级机构是危机的加速器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关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中作用的争论就甚嚣尘上。比如,本次金融危机最初的导火索就是由评级机构点燃的——不断地对次级抵押贷款等证券资产包降级,从最初的AAA级别降到目前大多数都为CCC级别或者干脆是D级别,这导致了大多数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产品基本不能再次流通,即使这些资产包仍然有不错的现金流。
最近的市场调查发现,华尔街超过80%的投资者都认为,正是这些评级机构不断地调整从主权经济体到公司、从股票到债券以及衍生品等各个市场主体和交易品种的评级,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初,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正是发行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产品的投资银行雇佣了评级机构为这些资产包进行了最初的良好评级,且基本上都是AAA级别的评级,使得这些产品获得了投资者追捧。但是,一旦经济恶化,这些产品则又被“公正地”不断降级。
早在去年夏天,康涅迪格州的首席检察官Richard Blumenthal就复杂欧洲证券评级问题上对穆迪投资者公司进行调查时就表示,评级公司在资产评级上存在着利益冲突,次级抵押贷款的最初评级就是最典型的案例,由资产包发行人来付费邀请评级公司来评级的话,本身就容易导致评级公司为了获得评级业务而讨好发行人的问题。
“这些公司有着影响异常深远的诸多问题,目前的整顿并不能解决它们。评级机构需要更广泛的深入改革。”Richard Blumenthal对外界表示。该检察官的办公室一直在调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等评级公司和投资银行的关系、如何对市政债券评级和如何解决误差和错误等问题。
在《纽约时报》发表的《如何修复破裂的金融世界》的年度报道中就强烈建议结束评级机构实质上的官方地位。考虑到它们的表现,评级机构已经很难让人信服。毫无疑问,正是穆迪和标准普尔这些公司的存在,使得目前的危机进一步复杂化。它们不应该接受复杂金融产品发售方付出的评级费用,或者是投资者来支付评级费用,或者,如果公开评级是被市场广泛接受的,那它们就应该直接向公众提供。
评级机构需要自身和外部的改革
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在获得“市场中立的评级机构”身份的同时,却在参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利润分配,即使再严格的市场监管也无法分割这其中的利益关系。就在去年10月份针对评级机构的国会听证会上,穆迪的前高管Jerome Fons先生说:“为了赚钱,我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
Jerome先生在2007年之前曾经是穆迪的信用政策评价主管,他认为评级机构蒙蔽了投资者。目前针对结构性证券产品的评级体系的确存在严重缺陷,“以我的观点来看,至少这种商业模式并没有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表示。而另外一位在标准普尔抵押贷款评级任主管长达10年的Frank L. Raiter先生认为:“利润主导了这一场表演秀。”
在美国监管者正在思考着如何改革这些评级机构的同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评级机构基本上垄断了全球信用评级市场。华尔街多位经济学家都向笔者表示,美国维持其经济霸权主要靠两手:一是美元,一是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定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为“全美认定的评级组织”,之后再也没有增加新的评级机构。
目前标准普尔给予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A+,这还是去年7月31日从A调高至A+的结果。即使这样,标普内部人士还表示,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提升实属不易,标普内部也曾有过争议,但是仍然作出了提升的决定主要是认为中国提高了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的弹性。
但是,“事实上,不论是标普还是穆迪和惠誉,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都是基于以美国经济为蓝本、为标准的规则制定的,很显然,这并不符合亚洲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华尔街的几位华裔高管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如果公正地讲,中国的主权评级并不会比美国低多少,但是现在的结果并非如此。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还不得不采用这样的评级作为投资的基础,但是会相应地提高溢价水平。
华尔街普遍预期,在去年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今年夏季,中国的主权评级有可能会再次得到提升。但是,如果中国大量发放的信贷在未来两三年内形成新一轮坏账高潮的话,这将对中国长期的信用评级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连接
标准普尔公司的信用等级标准从高到低可划分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前四个级别债券信誉高,履约风险小,是“投资级债券”,第五级开始的债券信誉就比较低了,是“投机级或者是垃圾级债券”。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