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杨博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8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季度报告中指出,降息及央行收购资产等措施有助于缓解信贷市场流动性紧缩,而各国央行及政府的救市政策已经奏效,全球经济的最坏时刻可能已经过去。
在这份名为《国际银行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季度报告中,BIS指出,各国央行为应对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大幅降息及资产置换等措施,有效缓解了信贷市场压力。有迹象显示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最坏时刻可能已经过去,市场已经出现希望的曙光。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要央行频频降息,目前主要经济体利率均已降至历史低点。其中,美国、日本基本步入“零利率”阵营,欧元区利率为1.00%,英国利率为0.50%,分别处于其历史最低水平。这一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对信贷市场流动性增强起到作用,但有关人士对此也表现出担忧。日本央行负责政策规划的执行理事中曾宏5日表示,实行零利率政策承担着不可忽视的成本,包括货币市场萎缩等,而货币市场是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阵地。
另一方面,各央行还采取购买资产等手段,缓解金融体系信贷流动压力。截至目前,美联储、日本及英国央行均已买进债券等资产,而欧洲央行也于4日宣布,将在今年7月至明年6月间购买欧元区发行的总额达600亿欧元的资产担保债券。这意味着继美、英、日央行之后,欧洲央行也开始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BIS同时强调了央行加强清理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它表示,央行为减轻危机影响和恢复市场运作所采取的行动已经促成了经济的“有形”(tangible)改善,但最终能否成功,将取决于其清理资产负债表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到适当设计和有力执行”。数据显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2008年扩大逾一倍,达2.3万亿美元,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有可能推升通胀,而“美联储在试图推出这些政策时,将面临政治和技术上的挑战。”
BIS同时表示,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如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的公布、公私投资计划细节的披露、英国的资产保护计划、二十国集团(G20)伦敦峰会拟定的1万亿美元协同经济刺激计划等都有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目前的经济数据已经没有预期的那么悲观,“尤其是美国”,但日本方面的乐观消息依然稀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