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产每一瓶饮料用掉的水,一滴不少地还给地球—尽管做出了承诺,可口可乐要抹掉它那庞大的“水足迹”绝非易事。
生产一听250毫升可口可乐要用掉多少水?答案可能远比你想象的要多。在浓缩液厂和装瓶工厂生产一瓶250毫升可乐耗水超过500毫升,但如果类比一杯250毫升的咖啡—其水足迹为140升—加上种稙甘蔗等农作物原料用水,“水足迹”将非常惊人。
水足迹(water footprints)即一件产品从农作物原料种植到工业生产整个过程中耗用了多少水。
身为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制造商,水是可口可乐最头疼的问题。在印度,从2002年开始,对于这家公司过度使用水资源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
“水对可口可乐很重要。”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赵仲彬不断强调。他刚考察了天津的装瓶厂。这里有一条空气洗罐生产线,不用水清洗瓶子,而是采用空气清洗,原来需要用水来润滑的传送带,改造成了干润滑。空气洗罐已经应用在可口可乐的4个工厂,赵仲彬要确认这条生产线推广的可行性。
在原本需要用水的环节采用不需要用水的新工艺,只是省水的办法之一。2004年开始,可口可乐投入了第一批节水设备。到现在,在中国的35家装瓶厂,已经全部实施了水资源再利用和水体恢复工程。
“我们排出的水是可以养鱼的。”可口可乐大中华区环保项目经理刘晖东对此很得意。站在公司中国总部大楼及全球创新与技术中心的大厅,隔着透明的玻璃板,他脚下是清澈的流水和游动的红鲫。
那些来自浓缩液车间的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引入写字楼成为流动的水系。不仅是养鱼池的流水,写字楼的喷泉、绿化、洗手甚至冲厕所的用水,都是浓缩液生产车间废水与雨水混合而成。
可口可乐中国总部大楼及全球创新与技术中心的造价高达8000万美金,其中约有300万美金投入在额外的环保节能上。刘晖东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这些投入的回报能有多少?
“我只能说节水节能的回报周期是很长的。”刘晖东摊开手说。14年前进入公司的刘晖东原本从事技术工作,2000年转职成为环保人员。这让刘晖东给自己重新定位,他开始努力为公司寻找建设有效环境保护体系的方案,水资源管理是其中之一。
要让工厂提高用水效率,就必须要投资各种设备。当然,技术上的难题总能找到办法,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如何说服公司的财务部。
“从商业回报上考量,财务部当然不会觉得这是个好项目。”刘晖东承认,在工厂采取水资源再利用和水体恢复工程,前期投入很大,回报周期却很长。
省水带来的直接收益就是降低水费。2007年至2008年,可口可乐装瓶厂的水资源使用比2006年减少9%,浓缩液生产厂的水资源使用比2006年减少了24%。在中国总计省去了16亿立方米的水,这相当于450个“水立方”的容积。
但与投入比起来,省水所带来的收益相差甚多。由于中国的水费很低,所节省的费用在总成本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反,可口可乐在节水上的投入,仅各装瓶厂引入各项技术改造工程,据赵仲彬估计,全球这方面的投入至少在2000万到3000万美金,而中国工厂投入超过6000万人民币。
“实际上,我们节省的不仅是水费,因为不但要花钱把水买进来,还要花钱对水进行精致处理以达到生产标准,而投入这些设备后,废水可以直接处理为生产用水。另外,今后水费也可能会涨价。”刘晖东这样向财务部门解释。
幸运的是,管理层也站在环保部门这边。赵仲彬说,“在省水的项目上,有时无法通过财务的关卡,股东们还是100%支持。”
要做的不仅仅在工厂。工厂需要减少饮料生产的用水量,循环利用生产过程用水使其安全回到自然环境中,此外,可口可乐还要通过在当地开展相关项目来补充社区与大自然的水。
2007年6月5日,可口可乐承诺向社会回馈其饮料的生产用水,抹掉“水足迹”。同时,可口可乐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达成全面合作,承诺到2012年全球系统水资源利用效率在2004年的基础上提高20%。
抹去可口可乐在地球上留下的“水足迹”,这是个大工程。可口可乐为WWF提供2000万美元,帮助保护全球七个最重要的淡水流域,包括中国的长江流域。
“到现在,我们能做的都尽力在做了。”赵仲彬希望,非政府机构以及相关专家能帮助可口可乐找到省水的新点子。
“可不可以在饮料瓶的包装上贴上水足迹的标签呢?” 在2009年4月举行的第三届长江论坛企业分论坛上,坐在台下的刘晖东提出了他带来的问题。
刘晖东看过一些报道,英国的一些可乐、矿泉水、厕纸、灯泡,甚至是薯片包装上都印上了“碳足迹”。印上“水足迹”,或许可以帮助在饮料机前犹豫不决的环保主义者,选择购买更“省水”的饮料。而消费者行为 又可以影响到制造商和上游产业链。
WWF战略副总监丁觉得这是个好主意。“饮料行业无疑是一个耗水量很大的行业,但通过水资源的集约化管理,节水和循环利用的空间也是很大的。”丁希望,可口可乐的举动能够影响整个饮料行业。
而赵仲彬的另外一个希望是—“省水项目的投资回报往往达不到财务标准,如果国家有政策给予企业支持和配合就更好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