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也尽量避开媒体闪光灯的海螺水泥(600585.SH)董事长郭文叁,6月8日亮相了。
在一个云集了国内水泥排名前14家企业负责人的业内论坛上,郭文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想通过市场保护和坐地提价,来改变产能过剩的现状,其实是不可能的。
与众不同的判断
关于产能过剩,郭文叁冷静地说:“以四川为例,今年4月份400元/吨以上的水泥价格本来就不正常。我们要想到,西南不可能长期维持这么高的价格。”到5月份,四川部分地区即出现了潜在的产能过剩、价格大跌30%左右的现象。
当然,海螺水泥也在四川等西部地区建设了新的生产线。“我们做过周密的测算,在综合考虑了今后水泥市场的合理价格、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区域发展规划,经过现场多次察看论证后,企业再去布点的。”
对于有人提出的“联合限产提价”这种措施,在郭文叁看来并不是一个良策,“产能过剩时,每个企业都去停产、联合抬高价格?你想可能吗?我们要检讨自己不足的地方,大企业要承担行业结构调整这种责任。”
而另一部分人希望地方政府对当地水泥公司实行“市场保护”,郭文叁也不赞同:“限制别人不要发展是非常美好的设想,但是做不到。每个地方都要拉动内需,有保护你怎么搞得好?我们应该更加贴近市场,你没有竞争力你就不要去做。你有的话你就去做。到了一定时候,大家可以考虑联起手来共享市场份额。”
“T型”战略
郭文叁所领导的海螺水泥多年来一直位列行业第一。2008年公司总收入为242.3亿元,比第二名——山东山水集团的销售额高出了218%。
但是,郭文叁为人低调,他不穿名牌、不打高尔夫,偶尔会背着一个相机拍拍照。
他对社交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大量外部会议让人代劳,只要在公司就是早上8点来,晚上11点左右回,主要时间都泡在企业里,尽量让自己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位了解郭文叁的人对记者说,他是一个很懂得抓住机遇的人。“除了工作严谨认真之外,他的思路开阔、想法大胆。如果1997年他不去H股上市,也不推行前国家建材局制定的T型战略,海螺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成功。”
所谓“T型战略”,是指在长江沿岸石灰石资源(水泥原料)丰富的地区兴建、扩建熟料生产基地;在沿海无资源但水泥市场发达的地区,低成本地收购小水泥厂并改造成水泥粉磨站,就地生产水泥最终产品。
1998年到1999年期间,企业兼并了上海奉贤水泥厂、张家港水泥厂和江苏省南通市水泥厂,并分别控股。
海螺水泥将它们改建成为了粉磨站,从南、北、西等3个方向把上海市场团团包围。尔后,海螺水泥大量收购其他华东地区的水泥工厂,依照相同模式建立起了自己的华东水泥王国。
近几年,海螺水泥又进军了陕甘、川渝、贵州、西北和中南地区。他说海螺非常庆幸赶上了好时候。
针对目前的市场,郭文叁认为,一方面水泥产能确实过大,但高标号水泥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未来,国家会建设庞大的、客货分离的高速公路网,而且,政府还将重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建设问题,“水泥行业将长期利好。”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