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哲的网站凭借信息优势,在去年农产品出口萎缩的情况下,促成的交易额仍然达到1亿元
初识曹东哲,是在半年前参加的一个农村论坛上。论坛开始前,他把印有“中国农村经纪人网CEO”字样的蓝色卡片摆在每张桌上,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
这个从东北黑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CEO”,总是善于抓住任何一个推广自己产品和开拓营销渠道的机会。
“现在也没有人管我们叫‘二道贩子’了,农村经纪人是国家的正规职业之一。”曹东哲日前自豪地对CBN记者说。
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的调查表明,从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农产品经纪人列为正式职业算起,不到5年的时间,全国已拥有农产品经纪人600多万人,加上季节性的从业者更是达到1000多万人,加入各级协会的骨干农产品经纪人达到了40多万人。全国8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是经由农产品经纪人交易完成的。
农村经纪人已经成为农产品流通领域十分重要的一环。
从农民到CEO
过去的半年,对曹东哲来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前在自己促成的农产品贸易中,出口份额占60%以上,最近半年时间,下降到40%左右。有些生意本来已经谈妥,可是市场骤变,客户宁可损失大笔定金,也要坚持取消订单。
但提起金融危机,曹东哲并没有像很多人一样“谈虎变色”,语调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定和自信。
“你知道我们有些特色农产品,像东北参、冬虫夏草,在国外卖得比一座楼房还贵吗?就是普通的蕨菜、核桃这些农产品在韩国、日本等都是十分抢手的紧缺货。”曹东哲认为,中国的农产品不是没有市场,关键是要获得全面而准确的需求信息,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产品。
曹东哲的这份自信,来自他多年来的亲身经历。1999年,曹东哲从部队复员,转业到家乡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民主街道红星村,并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在村里,他切身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
当时,市场上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偏低,加上销售渠道有限,乡亲们辛苦劳作一年的成果,要么卖不出去,要么烂在了地里。曹东哲因此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农产品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销售渠道。
2001年,曹东哲在村里组织的电脑培训课上第一次接触电脑。之后,头脑灵活的曹东哲利用网络,帮助辽宁省的农民将30万斤大米成功销往韩国,自己也掘得了“第一桶金”。
从此,曹东哲走上了专职农村经纪人的创业之路。为扩大交易额,2004年5月曹东哲创办了中国农村经纪人网,自己担任网站CEO,这是国内第一家由农民建设和维护的网站。曹东哲也获得了另一个绰号“草根CIO(首席信息官)”。
“我们这30年来农村发展很快,从封闭到开放,我也下乡当过农民,那时就是锄头、镰刀,而现在跟网络打交道,不可思议。”提到农村经纪人曹东哲的致富经,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农村问题的景跃进教授如此感慨。
信息的含金量
“信息太重要了。”不久前,来自韩国一家客户的一个求购消息,让曹东哲十分兴奋:对方每斤出价33元,求购80吨白灵菇。
白灵菇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在我国东北、长江以南等地区都有广泛种植,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但是由于近一两年农民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
“近期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市场价格早已经下跌到每斤20块钱。很多农民都开始放弃种植了。这条求购信息贸易额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是也说明市场又开始逆转。我不但要帮助农民尽快完成销售,更要告诉他们这条宝贵的信息。”曹东哲对CBN记者说。
去年,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曹东哲凭借丰富的市场信息,促成的交易额仍然达到1亿元。仅在苏家屯一地,他为农民撮合的买卖就达300多万元,涉及全区13个乡镇中的10个乡镇300多户。
如今,曹东哲在全国发展了1400余名经纪人合作伙伴,2万多名会员,与2000多农民大户建立了稳定的信息交流联系。还可以通过网站的5个外语版本直接把玉米、大豆、洋葱等数十种农产品销售到韩国、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国。
像曹东哲这样的农产品经纪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有关“三农”工作的文件中,均提出要重视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的积极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繁荣城乡市场和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转移就业服务。
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秘书长张元宗告诉CBN记者,随着农村经纪人队伍的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市场+经纪人+农户”、“市场+经纪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行业协会+农户”等组织模式,营销手段也从肩挑手提发展到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方式。
以曹东哲的服务模式为例,农民负责种植和采集,龙头公司(专业合作)负责资本运作,经纪人负责打开销路。农民拿到公司定金,按照需求种植作物,产品收获后马上就进入销售环节,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根据前期价格盲目生产,独自承担市场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
“游击队”转正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也摆在人们面前。
目前,农产品经纪人整体素质相对还比较低,有些经纪人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使,对农民利益保护不够,甚至有欺农、坑农行为。
张元宗分析说,由于现在进入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市场门槛较低,资金费用不大,大多数经纪人是“脱了草鞋穿皮鞋”、“丢了锄头夹皮包”,从生产领域直接走向流通领域。少数农民进入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导致了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参差不齐。
“在重视农产品经纪人作用的同时,更要加强对这支队伍的诚信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村经纪人在农村市场的中流砥柱作用。”张元宗说。
今年1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工商机关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经纪人实现经营资格合法化、人员队伍组织化、经纪活动规范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经纪人通过参加各地举办的集中培训和统一考试,获得了经纪人执业备案证书。农村经纪人已经从以前的“游击队”,逐渐发展成了持证上岗的“正规军”。
但是,CBN记者从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了解到,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往往要深入到县和村,涉及地域面广、培训工作量大,需要有固定的经费投入。
目前,各地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中,培训经费主要依靠向财政厅、扶贫办、农牧部门争取“阳光工程”和扶贫经费的支持。
但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相关人士表示,这些经费对于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缺乏可持续性,他呼吁国家财政给予农产品经纪人专项培训经费支持。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