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钢企:新蓝海的尴尬

2009年06月18日06:5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我今年工作的其中一大任务,就是开拓中国(海工)市场。”安赛乐米塔尔石油与天然气项目驻新加坡的客户经理Frank Yau对本报记者笑言。

  6月16日,在第二届国际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会议上,Frank Yau趁机“推销”安赛乐米塔尔的“钢材解决方案”。

  这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总量不大、利润十足,对核心技术能力的要求较高,部分海工钢产品中国钢厂目前还无法生产。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梁志勇6月1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海工装备领域,是造船业未来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有能力的企业将在业务结构上开始进行调整。”

  这只是链条的其中一端,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船舶行业越来越深的影响,船板产能过剩的中国钢厂,也开始另谋“海上出路”——进军海洋工程用钢领域。

  低迷中的“蓝海”

  此前出台的船舶工业振兴规划,将支持造船企业研究开发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鼓励开发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洋勘探平台和采油平台是建设重点。我国‘十一五’期间开发建设15个海洋油气田、建造76座平台、6座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铺设1400多公里海底管线。”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杨才福表示,“用钢总量170万吨。”

  目前在役的海洋工程装备约50%集中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服役已达25年以上,面临退役。今后海洋工程装备更新换代的需求也十分强烈。

  这直接导致海洋工程装备价格快速上涨。

  杨才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尤其是桩腿,几乎占了海上钻井平台一半的价格。去年这部分钢材价格最高时甚至达到了1.3万欧元/吨。”

  Frank Yau告诉本报记者:“海工钢市场估计一年有1000-2000万吨左右的市场,但利润很高。”

  当然,目前的海工市场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波及。

  国际海事协会(IMA)近日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一季度全球浮式生产装置手持订单同比减少了30%。多座浮式生产装置订单被推迟,但IMA同时也认为“低迷是暂时的”。目前深海石油开发还是受到钻井平台供给数量的制约。

  技术瓶颈

  梁志勇告诉本报记者:“我国目前在海工领域只是作出了‘点’的尝试”。他指的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所生产的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等为数不多的突破。

  “未来造船业要突围,海工这一条腿不能比韩国差太多。”梁志勇表示,“而国内目前本地原料、配套份额都较低,也正是说明这个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

  “对于海工钢我们也研发了好一段时间。因为对进入造船行业的钢企来说,也都会对海工装备用钢整体进行考虑。”国内造船板最主要供应商之一的华菱钢铁的总经理曹慧泉在1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杨才福介绍,近10年来,国产海洋平台钢板已经被广泛采用,EH36以下平台用钢基本实现国产化,占平台用钢量90%。“但关键部位所用高强度、大厚度材料仍依赖进口。”

  此外,目前在自升式平台中使用的强度级别最高的钢种——690MPa级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易焊接的海工钢目前也完全依赖进口。但是,国内多家钢厂其实已经具备生产条件。

  目前在国内海工钢领域处于领跑地位的钢企并不多,主要为宝钢、鞍钢、华菱、武钢等,其它大部分钢厂产品并不能达到厚度和强度的要求。

  在核心技术能力缺位的同时,业界抱怨颇多的一个瓶颈还在于:由于我国缺乏对海工钢专用标准规范的设立,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国产高强平台钢的应用。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四大国际标准,即BS7191和EN10225——欧洲标准,NORSOK——北海标准,API——美国标准。”Frank Yau介绍称,“对海洋工程来说,项目具体规格通常是根据这四大标准制定,同时增加需要补充的条件。”

  目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两大央企占据着海工装备市场的大份额,在全球港口机械市场占有率达78%的振华港机,也已更名为振华重工(600320),转型进军海工领域。

  位于上游供应链上的钢铁企业,竞争的步伐也丝毫未见怠慢。

  新日铁上海代表处的吉川宏表示:“我们拥有日本原创的TMCP(控冷控轧工艺)技术,策略就是要在建造高性能钢材方面展开竞争,对中国的船厂和海工装备进行销售。”

  世界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也开始布点中国海工市场。Frank Yau告诉本报记者:“我们部门刚刚在北京成立了办事处,正与更多的中国客户进行洽谈。”

  据了解,Frank Yau所在的石油与天然气项目部,是安赛乐米塔尔旗下唯一被允许与竞争的第三方进行合作的部门。

  “一方面,我们联系海工工程等公司,提供中国钢厂在这一领域所不能生产的高科技钢材;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中国鼓励企业更加走向国际,而海工市场都是国际性竞争力的投标项目,我们可以为中方提供方案和相关配套。”他告诉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马丁)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