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221亿元,中国平安成为深发展(000001.SZ)战略性投资者,这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一笔并购案。未来平安集团控股的平安银行与深发展将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在6月12日收购方案出来后5天,6月17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深圳独家专访了这桩最大并购案的关键性谈判者和决策者之一——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
在谈到未来两家银行的关系时,理查德杰克逊表示:“如果我们拥有深发展的股份,我们将更致力于资源的融合和倾斜。”
三方面合作
《中国经营报》:平安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将来都会成为平安集团两家控股性的银行,它们之间的关系将会怎样?
理查德杰克逊:深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都各自拥有零售业务和公司业务,但深发展更擅长的是贸易融资业务、创新性的贸易融资产品。平安银行则强调信用卡、理财和零售业务,非常重视为同一个客户进行交叉销售,提供多个产品和服务。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和公司业务的比例分别是36%、64%,零售业务占比在中资银行里算比较大的。
平安银行和深发展银行未来的合作包括三方面:第一,平安银行借鉴深发展的优势,在中国有深发展网点、还没有平安银行网点的15个城市中,向深发展的客户销售平安的产品。平安现在有200万中小企业客户,通过交叉销售,可以利用深发展全国性的网络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贸易融资业务;平安原来客户大多是保险客户,银行网点覆盖率只能达到15.7%,未来有深发展的网点后,覆盖能达到82%;第二,深发展可以利用平安集团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平安集团建立的科技平台和后援平台。例如,平安银行将IT研发和数据备份外包给了平安集团的IT专业公司,平安银行还把一些账款追收问题外包给平安集团新成立的催收公司,深发展也可以这样做;第三是两家银行之间的合作,可以共享ATM机网络,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客户也可以到深发展银行去还款,我们还可以邀请深发展银行的客户加入平安银行“一账通”、“万里通积分计划”。当然,这三类合作的前提是平安与深发展之间有严密的业务协议,符合监管的要求,并最终达到互赢互利。
《中国经营报》:将来平安集团在完成交易后对深发展的股权比将达到30%,平安集团和深发展之间会有进一步合作关系吗?
理查德杰克逊:我们会继续扩大交叉销售。平安集团现在有5000万客户群,我们的交叉销售在信用卡发卡中表现突出,现在平安银行信用卡销售55%是对平安集团原有客户,45%是新客户,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多种服务”的概念,比如我们目前的“一账通”业务,客户在一个账户内能看到所有的财务状况,如存款、贷款、资产、保险等,这是平安集团内部协同的一个最好实例。
将来深发展也可以利用我们的交叉销售和协同销售的优势,通过交叉销售将集团各子公司的客户转化为银行客户,为银行争取到广大的客户基础。前提是,如果我们拥有深发展的股份,我们将更致力于资源的融合和倾斜。
不放弃并购
《中国经营报》:平安是一家以保险起家的集团公司,保险起家来做银行,是否有不适应性?
理查德杰克逊:平安集团有非常清晰的“直言不讳”的公司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管理透明,有奖惩分明的问责制和绩效机制。我们集团有9家子公司,都有相同的公司文化,这种文化不是专属于一个保险企业的,而是一个成功的大公司应该有的。我有25年的银行工作经验,我来平安银行工作没有感到不适应,我们的管理团队中也有来自其他优秀银行的高层,他们也很熟悉平安的文化。
《中国经营报》:作为平安集团的首席银行业务执行官,平安银行业务未来三五年发展前景如何?
理查德杰克逊:平安目前已确定了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三大支柱,将来银行业务在收入、利润和资产三方面都应在平安集团中占有1/3。现在从规模和利润看,银行与整个集团的战略还很不匹配。
平安集团对银行业务发展有三点要求:一,有银行牌照,现在我们有了;二,银行业的基础设施架构和管理架构迅速建成并领先同业;第三是银行做好分销渠道的工作,能够向平安集团所有的客户提供产品。要做到这三点,平安银行一直在致力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建立新的分行和支行,过去12个月内我们新开了4家分行,今年还希望获批开设更多的分行;第二是通过非传统的科技网络扩大业务;第三是有机会进行并购,加快扩大分销渠道。
《中国经营报》:那未来你们还会进行新的银行并购吗?
理查德杰克逊:现在还没有其他的计划,我们要先完成深发展的交易。但对于收购,我永远不能说“不”。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