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汇丰银行、荷兰银行、星展银行……一直以来,在中国内地人眼里,这些都是以管理规范见长,以稳健著称,备受推崇的外资银行。因此,不少内地富人都将自己的巨额财富交给这些银行打理。然而,就是这些被高度信任的银行,近来屡次被自己的高端客户爆出违规销售理财产品、导致巨额亏损。
当全球资本市场2008年进入大熊市,一些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的“杀手本色”崭露无疑,国内众多企业和富豪纷纷“中标”,财富损失从几十万到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外资行的高端理财。
本报推出此篇报道,一方面是呼吁主管部门加大对外资行在内地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也提醒国内的企业和富豪,不要被外资行光鲜的外表所迷惑,在做出任何一项重要投资决策前,都要三思。
所谓“打折股票”,并不是真正的股票,而是一项跟股票挂钩的风险极高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学名叫KODA(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翻译成中文就是“累计期权合约”,其特点是收益有限,风险无限。在国际上,打折股票被称为“金融鸦片”;而在香港,Accumulato则被形象地解读为“IKillyoulater(我迟早会杀了你)”。2007年,香港的GDP总量也才1600亿美元,但投行出售的累股期权值就高达1000多亿美元。据香港投行人士分析,这些合约一半以上都卖给了内地投资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和企业高管群体,使得他们的数百亿财富化为泡影。
引言
6月16日,“打折股票网”上线。这个并不为广大网民所注意的小网站,却在一特定人群中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网站的创办人金亮(化名)告诉记者,创办该网站,就是要团结一批深受外资私人银行在内地推销的“打折股票”之害的人,共同维权。同时,让社会公众有机会真正了解事件的全貌以及第一手的真实资料,包括最关键的10分钟致命推销电话全部内容,全面揭露银行误导、诱骗客户的手段及方法。金亮向本报记者透露,打折股票网开通后的社会反应较大,到现在为止,共有约750人参与了网上调查,81%的网友认为外资银行在推销Accumu-lator产品时没有解释清楚该产品的性质与风险,89%的网友认为外资银行推销Accu-mulator时存在误导、诱导客户进行高风险投资。“很多网友留言、发邮件给我们表达支持、声援、鼓励,并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明指出,绝大部分内地投资者都是被误导和欺骗的。但是,在上述外资银行看来,他们的销售过程并没有问题,内地的投资者亏钱了才要闹,没有愿赌服输的契约精神。
-案例一
1000股股票“吸走”上千万资产
“打折股票”
2000年以及2001年,在上海经商的金亮将自己打拼10多年赚到190万美元资产存入香港汇丰私人银行,以“享受”其专为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富人提供的理财服务。2007年10月12日,金亮想买一点港股,就请客户经理汤太太推荐。“十分钟的通话,改变了我的命运。”金亮回忆道。
在这十分钟的通话中,记者发现很多时候是双方各说各话,互相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甚至在电话快结束时,金亮都还在问:“这一只叫什么?编号是多少?代码是多少?”而汤太太也不管金亮是否真正弄懂了,说:“给你做1000股,你试一试吧”,金亮以为这只是一笔很小的投资,就1000股而已,自己当时在汇丰私人银行账户中的可用现金总共也只有3万港元,试试看风险不大,就同意了。“最多也就亏这几万港元”,金亮当时想。然而结果却是他的千万资产“试”没了。更夸张的是,“就这么个电话,没有任何双方签字的合同,电话中既没告诉我投资产品的名称,也没告诉我投资金额,就说买1000股试试,我的千万资产就这样活生生的被银行单方面拿走了。”金亮说。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