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土地多么紧缺,国土部都将保障居民正常住房用地需求
刘展超
对于外界一些“18亿亩耕地红线导致房价上涨”的言论,国土资源部高层昨日公开回应称,地价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
国内地价占比低于邻国
国土部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决定房价的关键因素或者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针对前一时期有的专家讲的,由于坚守耕地红线,土地偏紧、地价偏高,影响房价,对此国土部做了系统调查。
鹿心社透露,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620个不同类型房地产项目的调查发现,目前在国内地价占房价15%~30%,平均是23.2%。地价在房价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邻国。
本月中旬,CBN记者曾独家报道,国土部向地方下发了房地产项目地价抽样调查表,要求地方详尽填报具体的房地产项目土地出让价款,以及房屋售价、开发类型、容积率等数据(详见本报6月17日A1版《求证“推高房价说”国土部调查商品房地价》)。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中国,地价占房价15%~30%,平均是23.2%。我们与国际水平作了大致的比较,美国是28%,加拿大是24%,英国是25%~38%,韩国是50%~65%,日本是60%~75%,新加坡是55%~60%,(国内)这个比例远低于我们的邻居。”鹿心社昨日表示。
保耕地推涨房价“没根据”
自从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发布一项调查称,房地产项目开发中,
土地相关成本占直接成本比例最高达到58.2%之后,房地产业界便越来越倾向于将房价过高归咎于土地价格的高昂。
包括经济学家茅于轼(茅于轼新闻,茅于轼说吧)在内的一些学者也曾多次表示,住房价格的上升,是由于政府对土地供应的控制而造成的。
“现在住房价格的上升,部分是因为担心粮食有危机,需要保护耕地而造成的。其实我国根本不存在任何性质的粮食危机,也没有必要限制农用地改变成非农用地。如果放宽对土地的控制,增加住房用地的供应,房价能够大大的下降。”茅于轼最近在其博客撰文称。
与上述全国工商联报告相比,国土部此次地价调查结论显然迥异。鹿心社认为,“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越紧缺,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就越高。从中国这个地价水平看,说保18亿亩耕地红线推涨了房价,没有根据,也没有道理。”
鹿心社昨日强调,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会影响到房价。国土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类用地安排的时候,既把18亿亩耕地红线保住,同时为发展建设、特别是住房用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不管中国的土地多么紧缺,居民正常的住房用地需求国土部都将保障。
不过,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并非国土部所有调查项目地价房价比均在15%~30%之内,也有个别城市达到了40%。但该人士并未透露具体是哪些城市。
各方关注房价构成
国土部下属事业单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研究人员近日也曾发布一份报告认为,近年来全国主要城市同时点地价房价比基本保持在20%~40%之间。
国土部内部两种地价房价比的结论之所以略有不同,可能在于两种测算思路的差异。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报告采用的是同时点地价房价比,是指用当前市场上的楼面地价水平(非开发商刚拿地时的价格)与市场上销售的房价水平相比。
而根据国土部的上述地价调查表,在填写土地出让价款一项时,需要填报的是项目用地出让时,以建筑面积核算的土地成交单价,而房屋售价则统一以开盘时的价格为准,取其楼盘均价。以此来看,这种测算法实际上是成本地价房价比。
目前,各方对房价构成问题十分关注。除国土部外,近期国家统计局也已下发通知,将对40个重点城市范围内的商品住宅开发费用构成进行专项调查。该调查计划于本月中旬结束,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发布调查结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