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北京公费医疗改革试点平稳过关 原则是待遇不降

2009年06月27日10:3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

  根据新医改方案,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一体化保障体系已开始倒计时。

北京平谷的试点是北京公费医疗改革的样本,随后北京海淀、西城区也将加入试点,其中积累的经验将为北京下一步全面并轨做准备。

  从改革成本看,经平谷区劳动保障部门测算,虽然改革之初的几年,支出可能会一次性跳到5000万元甚至6000万元的水平,但是从第三年起往后,其年支出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大约为6%左右。就像当地官员所评价的“只要不施行统筹报销,财政无论增加多少,医患矛盾永远解决不了。这次改革虽然多花了钱,但把根本问题解决了。

  本报记者 耿雁冰 实习生 高敏 北京平谷报道

  平谷试点,为北京公费医疗改革打开缺口。

  今年4月,平谷区率先将全部公费医疗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企业职工享受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按照北京市劳动保障部的设计,平谷的试点方案将在整个北京地区推广。

  作为北京公费医疗改革的样本,平谷一改成名。

  “北京市政府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为了推动并轨的进行,2004年时任北京市长的王岐山亲自签发文件,下调退休人员门诊费用的起付线,从1500元降到1300元。但北京云集政府机关,实施难度很大,因此迟迟按兵不动。”一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告诉记者。

  选择在此时试点推广,是因为“全民医保”已经箭在弦上。

  一位参与《社会保险法草案》讨论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处于讨论阶段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是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虽然立法和执法中间有一个过渡期,但是留给逐步取消公费医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论是处于审议之中的法案,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已是大势所趋,逐步建立一体化保障体系已经开始倒数。

  去年年底,平谷对区内公费医疗费用开始测算,到今年4月份正式实施,随后北京海淀、西城区也将加入试点,在试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将为北京下一步全面并轨打下基础。

  医改平稳过渡

  医疗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在保证既得利益者利益不变前提下往上增加,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当时市劳动保障局的意思就是,在北京远郊区县搞一个,城区与近郊各搞一个。我们这里享受公务员待遇的大部分群体,特别是退休人员呼声比较高,要求医疗进行改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提案、议案。”平谷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刘忠对本报回忆说。

  在年初参加市劳动部门召开的相关会议时,包括西城、海淀、密云、怀柔、门头沟、大兴等六七个区县都对公费医改表示了强烈的兴趣,最后平谷拿到试点。

  当地一位退休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区原来公费医疗待遇相对其他地区并不算高,算算加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以后待遇反而提高了,这也是咱们区试点这么顺利的原因,阻力相对小一些。”

  除了退休人员对并入基本医疗有要求,区政府也有自己的考虑。

  平谷区政府的领导为研究公费医疗改革开过几次专题会议,在会上有人提出,与其不断调高公费医疗标准,索性不如从体制上直接改革,并入基本医疗。

  平谷区的经济总量和整体发展水平在北京十八个区县里并不靠前。2007年,平谷区的财政收入为9.1亿元;而同年,朝阳区的财政收入则超过141.5亿元;西城区则约为97亿元左右。

  “原来我们想这个工作有一定的阻力,但是推动的过程中发现过渡比较平稳,基本上没有阻力。”经过近两个月的试点,刘忠觉得,“目前的状况和原来设想的一样。”

  目前,平谷区机关以及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共有工作人员约21600人,已退休人员有6200人。

  “我们这里取消公费医疗阻力虽小,但还是有。”平谷区医保中心副主任朱衍力告诉记者,原来两万多人的报销在医院和单位,现在全部转到区医保中心。原本人手不多的医保中心现在工作量已经接近饱和。

  “明年有了一卡通,在医院实时报销,就会好一些。”朱衍力说。

  对于长期习惯在公费医疗制度下就医的退休干部,一部分人很难立刻转变过来。

  平谷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刘忠告诉记者:“有退休人员提出意见,觉得自己是国家公务员,这么多年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现在突然跟企业职工一样,在身份上感觉过不去。但讲清楚以后他觉得现在待遇还不错,可以接受。”

  对于纳入基本医保的事业单位人员来说,改善的不单是医疗待遇,医院选择范围也变广了,参保者可选择区内4家定点医院和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直接到北京市19家三甲医院、52家中医院和111家专科定点医院看病就医,还可以自选5家综合科医院。

  “这样就解决了异地就医的问题。比如说住在平谷,原来生病就只能在区里看,如果去协和住院,就是全额现金结账,回到平谷再报销,而且还要层层审批转院。本区的人走不出去,外区的人进不来,这次改了以后问题解决了。”朱衍力告诉记者。

  “医疗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在保证既得利益者利益不变前提下,往上增加,这样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总体来看,纳入职工医疗保险,确保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的待遇不降低,这是改革的基本原则。”一位长期研究医改的专家告诉记者。

  个人报销最高19万

  参保人员门急诊费用通过个人账户支付,超过起付线的按50%-80%的比例报销;住院费用按85%-99.1%的比例报销

  公费医疗改革前后,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个人账户出现明显分化,退休人员由每年600上升为1200元与1320元两个额度,在职职工原来财政拨付每年350元取消,只按工资缴费基数0.8%划拨,其余部分由职工自己按工资2%缴纳。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财政补充起付线,比如70周岁以下退休人员,一个月100块钱,每年给个人账户直接打入1200元,这个钱本人可以取出来,如果1200元没够支付门诊费用,而退休人员的起付线是1300元,超过1300的部分就可以报销了。”朱衍力说。

  实施基本医疗以后,门诊和城镇职工一样使用个人账户,按照职工缴费记录的多少进个人账户。门诊费用患者自己先支付,

  起付线水平退休人员同为1300元,如果退休人员门诊费用超过了1300元,70周岁以下退休人员报销85%,70周岁以上报销90%。

  “但是个人账户不完全一样,比如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一个月是110元,一年就是1320元,扣去起付线,还剩20块钱。从经济账上算,就等于没有起付线。当时制定个人账户的想法,有人是这样解释的,有病就用这个钱看病,没病就相当于奖励,鼓励大家把身体养好。”朱衍力告诉记者。

  目前在职员工按照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缴纳2%进入个人账户、10%进入统筹基金,另外还有3元的大额互助金,用于补助起付线以上的住院报销费用。以工资收入2500元为例,2500的12%就是300块,共交303块,其个人账户每个月存进70块钱,其中包括单位按照缴费工资基数的0.8%划入个人账户的20元。在职人员起付线是1800元,超出1800元以上报销50%,如果是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报70%。

  据朱衍力介绍,这样设计是为了鼓励小病、常见病、慢性病患者进社区医院看病,对患者就医形成导向作用。

  以前平谷区公费医疗执行的是2004年区政府下发的《关于完善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区财政每年按照在职干部每人门诊350元、退休人员每人600元拨付给劳动保障部门,而后劳动保障部门再发到各单位。有些单位直接当作福利发放到个人手中,没有形成统筹。

  “其实在职员工的个人账户是有所降低的,原来每人每年350元,现在拿的是工资里的钱,财政按工资缴费基数划拨0.8%只有每年240元,但是在职的人员并没有提出意见,个人账户350与240的差别不大,因为一旦生病可以报销,改革之后在职职工得大病的情况有了保障。”朱衍力说。

  按照平谷区改革前的标准,每人每年包干给单位的350元并没有真正形成互济作用。平谷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假设一个单位有四名职工个人,单位包干就是1400元,假如四个人有一个得重病,那么依靠这1400元无法解决大病就医问题,这1400元用掉,剩下的只能让患病员工自己掏腰包,而其他员工即使得了感冒也无法报销,因为账户里已经没钱了,所以原来的包干方式没有起到统筹作用。

  “对于平谷区来说,财政收入比较低,有钱的单位也不多,所以说大部分在职人员还是想改。当统筹供给起不到作用的时候,很可能导致患者因病致贫。现在不管是退休还是在职人员,每人缴纳3元大额互助基金,互助基金对大病就医、报销有详细的规定,住院费用超过7万元的部分可由大额互助金支付。”朱衍力告诉记者。

  实行医改后,参保人员门急诊费用通过个人账户支付,超过起付线的费用按50%-80%的比例报销,年限额两万元,其中退休人员个人负担部分再通过补充保险报销50%。住院费用根据医院等级按85%-99.1%的比例报销,年限额7万元;7万元以上部分由大额互助金支付70%,年限额10万元。门诊2万加住院7万及大额互助10万,患者最多可以报销19万。

  “医疗保险封顶线有规定,98年国务院44号文件设置封顶线,防止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初衷是防止医生乱开药,所以封顶线还是要有的。”上述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人士告诉记者。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马丁)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