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突然加仓:人寿平安“跑步入场” 人寿两天7亿

2009年06月29日10:2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理财周报

  以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为首的数十家保险公司曾在5月对封闭式基金进行过一次大幅增仓

  理财周报记者 李晔斌 徐清/文

  眼见上证指数一步步向300点逼近,保险公司这回看来是真急了。

  相关数据显示,保险资金二季度以来在股市中的投资收益率远落后于大盘。

按6月1日收盘价计算,险资持股市值已经达到784.64亿元,与今年一季末相比,账面浮盈66.79亿元,投资收益率达9.3%,远低于同期上证指数14.67%的涨幅。

  面对大量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连险产品,保险公司人士感到了身上的压力,“眼睛一闭,咬咬牙就加仓了。”

  据某基金经理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中国人寿周一购买了3亿元的基金产品,周二购买了4个亿。

  6月二度加仓指数基金

  沪深300最受捧

  “保险公司在5月已经完成了一次建仓。”6月26日,上海一老十家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向记者透露,以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为首的数十家保险公司曾在5月对封闭式基金进行过一次大幅增仓,“买了一些到期时间比较长,同时折价率较高的封闭式基金。”

  记者了解到,正如该基金公司人士所言,在保险资金的推动下,封闭式基金指数在5月飙升12%,其中长期业绩较为突出的基金安顺、基金丰和等基金领涨封基。

  “而随着市场的持续走热,保险公司又在6月把增仓的方向改为开放式基金了。”上述基金公司市场总监进一步向记者解释道,“保险公司投资首先考虑的是流动性因素,在大概率上涨的事件下,因为封闭式基金流动性较好,他们一般会优选考虑增仓封闭式基金。”

  “但如果对未来一年市场走势非常看好,就会大笔购入开放式基金了。”该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虽然最近没有保险公司购买自己公司旗下基金,但从业内交流的情况反馈是一些今年初发行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在最近受到了保险资金的重点关照,“是直接跑去基金公司直销柜台买的,听说数量还不少。”

  指数基金是开放式基金中风险程度最高的一种基金,意指购买该指数包含的证券市场中的全部或部分证券的基金。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买哪种指数基金却大有讲究。

  记者从基金公司投资部了解到,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以及中国太保三家险资巨头对指数基金的偏好各有不同,“中国人寿偏爱沪深300指数基金,他们认为其指数标的构成分散,能够反映中国经济晴雨表;中国平安喜欢深圳100指数,因为万科A苏宁电器等权重股在其中的占比较大,指数的构成更具代表性;而中国太保则喜好上证50指数,太保觉得该指数分红能力最强,上市公司业绩也最稳定。”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指数基金经理熟稔各大保险公司的不同偏好。

  既然前述沪深300指数基金近期受到保险资金重点关注,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寿是其中加仓的主要力量?对此,该指数基金基金经理分析道,“有可能,但不完全是。很多中小规模保险公司亦会跟随大公司选择投资方向。就我所知,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前一阶段仓位都非常低,直到最近才后知后觉地入市。”

  眼睛一闭 咬咬牙就加了

  关于近期是否大举入市的问题,记者致电上海一家合资保险公司投资部。接记者电话,公司一位投资经理就开始不断向记者抱怨起来,“保险公司投资业绩压力也很大啊。从安全性考虑,我们资金的性质是不可能去抄底的,很多时候就是看着业内大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动向行事。”

  该投资经理向记者透露公司直到4月才开始考虑增加股票方向基金的配置,“尽管加仓,但公司内部分歧也很大,所以力度都不是很大。”

  当被记者问及是否在6月又进一步增加了偏股型基金投资金额时,这位投资经理坦言有,但并非是对后市的乐观,“别家都在加仓,我们如果还是保持之前的仓位水平的话,一旦三季度股市持续上涨,业绩就会落下来,所以我们压力也很大。”

  该投资经理笑称自己,“眼睛一闭,咬咬牙就加了。”

  南方某基金内部人士表示,现在一些保险资金的确是购买了一些基金产品,一买就几个亿,他们一般会选择一些规模比较大、业绩比较好、超配金融地产的基金产品,现在大家比较看好蓝筹板块,保险资金没有自己入场,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保险资金本身就比较看好金融地产,一些基金产品已经重仓超配了金融地产板块,通过购买这些基金产品,可以直接达到投资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如果自己入场会追高股价,成本会提高。

  借道债券型基金

  保资适应“打新”新规

  除了股票型基金以外,记者了解到随着新股发行重启的消息确定后,保险公司同时加大了对债券型基金的配置力度。

  “保险公司此举只是为了适应‘打新’新规的无奈之举。”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如此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6月IPO的重新启动将严格按照新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实行“网下网上申购参与对象分开”,其中“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要求不超过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

  “保险公司以往每年动用打新股的资金额度是非常庞大的,这个规定对保险公司而言是致命的。”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补充道,“但游戏还得继续玩,在如此前提下,它们只能通过购买债券型基金来变现参与打新。”

  同时保险公司可以选择的另一种配售方式网下配售又有较长的锁定期,保险公司需要冒较大“破发”风险,“依托基金公司的投研平台选择质地优良的新股投资,这也是无奈之下的最佳选择了。”

  据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期不少中小规模基金公司都向其要求希望借道这种方法来让尽可能多的资金参与打新,“这也是一些基金公司的债券型基金直到现在还能保持旺销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钟慧)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