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自今年初以来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表现得十分低迷,一些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国内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前所未有的寒冬 自2006年中国批准在天津设立一家总额为2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基金以来,中国产业基金或者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和备案的基金总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由地方政府审批、备案的基金,更是远远超过上述数字。
然而,今年上半年对国内所有私募股权基金来说,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这从国内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投资、退出三方面对2009年1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市场进行的比较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在募资方面,今年一季度,国内仅有2支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资金总额为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挫97.1%,与2008年四季度相比则下降了96.5%。
在投资方面,中国市场私募股权投资也出现下滑态势,一季度中国共有19起投资案例发生,投资总额为4.7亿美元,投资案例数比去年同期的41起下降了53.7%,投资金额比去年度同期的26.87亿美元大幅下跌82.5%。
在退出方面,一季度国内共发生4起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案例,比2008年同期8起下降了50%,私募股权基金退出仍表现低迷。IPO退出依然是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一季度以IPO方式退出的交易共有3起,此外还有1起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交易发生。
这样的表现与2008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2008年共有51支可投资中国内地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资600多亿美元,比2007年全年募资额高出71.9%,今年只能对这一数字奢望而已。
私募股权基金的四大障碍 国内私募股权基金表现如此之不尽人意,除了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有关系外,主要是由于国内发展私募股权基金还存在四大障碍,从而使得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性大大增加。
这四大障碍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在法律、法规制度上还不完善,没有专门针对股权基金投资核准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是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地位失衡。现在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在组织和治理结构仍处于初级阶段,LP希望更多的参与GP负责的投资管理。在金融风暴背景下,在业绩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本土GP越来越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三是政府背景基金较多。目前国内产业基金大多由地方政府主导,反映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标,这样使得国内产业基金成为了中央或地方政府推进某种政策目标的一个金融资源分配工具,基金也不以盈利为最高目标。
四是缺乏高素质管理团队。现阶段我国市场上管理团队素质和专业化程度良莠不齐,而且很多管理人不是由市场来选择,而是由政府审批管理人资格来确定的。
改革势在必行 这些障碍的存在使得私募股权市场在中国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在国内外经济面比较好的时候,这些问题尚不突出,但是自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已使国内私募股权基金陷入极为窘迫的状况,国内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教授等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改革至少需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时机成熟时制定与《证券投资基金法》相配套的中国股权投资基金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股权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突破机构投资者进入股权投资基金领域存在的制度约束。在国内,由于政策限制,保险、银行、企业年金等基本上都还没有获准进入到股权投资基金领域,故建议在制度上推动更多大的机构投资者投资股权基金。
(三)建立多渠道的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目前,我国退出机制过于单一,基本以IPO为主,建议发挥北京、天津、上海等产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建立多渠道的退出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投资股权基金。
(四)找到LP和GP的利益平衡点。通过更加灵活的约定GP管理费和投资回报的分配比例找到LP和GP的利益平衡点。
(五)从“政府办基金”向“市场化基金”转型。向市场化基金转型需要做到在基金投资方向、运作模式市场化,尊重投资人收益最大化目标要求,项目投资不能等同于政府规划,要由基金自己选择。
(六)提高本土管理团队素质。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需要国内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国内私募股权基金来说,只要通过改革去掉目前发展的障碍,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十分让人看好的。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