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官员:经济危机还不能说已经见底
■本报记者 张炜
“即便出现了经济增长势头,我们也不能够因为出现复苏的势头就感到沾沾自喜。”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7月3日出席由财政部亚太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与发展中心在上海举办的论坛时表示。
经济危机还不能说已经见底
蒂莫是为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发展金融报告》来到中国,这份名为《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制定全球复苏路线图》的报告,将2009年全球的GDP调低至-2.9%。
蒂莫称,发展中国家会以1%、2%的速度保持正增长,但与前几年的速度相比会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发达国家是一样的。例如,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4%至5%,比之前的发展速度下降了3个百分点。
当前市场出现了稳定势头,各国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人们开始讨论如何进一步加速经济复苏。对于经济复苏状态到底是U型还是V型的讨论,蒂莫指出,这样的讨论没有多大意义。反弹并不是因为反弹趋势很强劲,而是因为这次经济危机来势汹汹导致经济下跌势头非常猛烈。
蒂莫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依然看好。他预计,未来50%的经济增长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而其中50%来自于中国。这与过去5年的情况非常相似,显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势头的强劲。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则可能只占全球经济增长的1/4。从经济增长贡献率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他提醒,必须采用全球观点,关注发展中国家,仅仅对美国经济进行刺激是不够的。
不过,蒂莫认为,实体经济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这种情况下,不能说金融危机已经见底了。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产能利用仍有很大的缺口。换句话说,产能过剩意味着失业,意味着工厂有很多生产设施闲置。2009年及2010年,这种产能的过剩和闲置还会继续发展。
在绝大部分国家中,就业可能不会出现明显增长,甚至就业紧张情况将持续到2011年。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市场对经济政策的反应有一个滞后效应。经济刺激创造新的活动还不足以吸收劳动力,很多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处于挣扎状态。
关注流动性对股市楼市影响
蒂莫称,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原因在于,各国央行大胆、迅速地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这也可以说是帮助克服当前危机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目前危机能够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个危机的规模以及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
他表示,短期并不会带来通胀,或者说至少不会带来传统意义上的标准通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产能力过剩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产能运用非常低。可能需要几年强劲增长,才能充分消化这些多余产能。去年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上涨,但不会再次带来全球性的通胀问题。
谈到流动性是否存在危险时,蒂莫认为,必须关注流动性给资本市场,或者说给资产价格带来的影响。流动性增加以后,企业和消费者不一定直接愿意消化这么庞大的流动性。在消费者信心还没有回升之前,“可能会有人利用低融资成本和流动性,借钱投入到股市、楼市中,这是值得我们担忧的。”他特别提醒,房价过高会引起经济的不稳定。
蒂莫还指出,各国采取大规模的量化宽松的政策,给市场带来很多流动性。长远来看,这些国家央行面临非常大的压力。拿美国来说,很多资金涌入了债券市场来购买债券,但美国政府再融资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推行量化的宽松货币政策,会干扰债券市场,有可能使升息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