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股价坚挺的背后
遭遇数次大额减持,股价不跌反升
■本报记者 曲瑞雪
49.25亿限售股解禁上市仅两个多月,紫金矿业(601899)就引发大股东减持潮。其中,福建首富陈发树因连续狂抛2.95亿股、套现27亿元而被市场喻为“套现王”。
虽然受到了大股东高管的大规模抛售,紫金矿业的股价却不跌反升。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多位市场研究人士也都明确表示非常看好紫金矿业。
或许,国金财富中心分析师林峰的观点能够道破天机:“应该说紫金矿业是完成了一个由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换的过程。”
而这是否意味着:与2008年相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又在进行着一场进退博弈?不同的是,随着股市持续回暖,这次轮到产业资本退,金融资本进了?
股东、高管大肆抛售
7月3日,紫金矿业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称大股东陈发树在5月25日至7月1日期间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47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01%。按此期间紫金矿业二级市场加权均价9.70元计算,陈发树套现额约为14亿元。
这并非陈发树第一次狂甩卖紫金矿业。在4月27日至5月22日期间,陈发树已经减持了1.47亿股、套现约13亿元。两次合计,陈发树在两个多月时间抛售紫金矿业达2.95亿股,套现金额达27亿元之巨。
减持后,陈发树依然持有流通股1.54亿股,陈发树控股的新华都实业集团持股11.89%。二者合计持股18.83亿股,占紫金矿业股份总数的12.95%。
就在陈发树狂抛紫金矿业的同时,紫金矿业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柯希平(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也在大肆抛售。5月6日,紫金矿业就已经公告称接到了股东柯希平的减持通知,称4月27日至5月5日分别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竞价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合计约0.75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52%。减持前,柯希平与其一致行动人厦门恒兴合计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51%。
与陈发树、柯希平二人的减持套现相比,紫金矿业高管的减持进行得更为蹊跷。6月16日紫金矿业披露其董事长陈景河通过11笔大宗交易大举减持2759.4万股股份,其中2100万股由该公司10位高管以9.15元/股的价位接盘。这再次使紫金矿业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紫金矿业股东的减持意愿确实会比中金黄金和山东黄金更强。”上海某投资顾问公司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员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黄金板块的几家上市公司中,中金黄金是国有企业,山东黄金是地方型企业,而紫金矿业作为民营企业,其原始股中的自然人股东很多。就在紫金矿业还没有在港交所上市的时候,其原始股就已经“炒翻”了。
公开资料显示,陈发树抛售紫金矿业套现后已经参股了青岛啤酒(600600)。5月7日,百威英博公司以每股2.5685美元出售9164万股青岛啤酒H股,占总股本7.01%,总价2.35亿美元。接盘者正是陈发树。如今,陈发树已经坐上了青啤第三大股东的交椅。同样的,柯希平在大规模减持后也斥资16.8亿元参与了京东方(000725)的增发,市场中还传闻柯希平将斥巨资参与保利地产的增发。
研究机构尽显偏爱
尽管遭遇数次大额减持,从4月26日收盘价9.63元到5月25日收盘的8.67元/股,紫金矿业股价下跌约10%。而从5月25日紫金矿业股价8.67元,到昨日收盘价10.64元,其股价则上涨了22.7%。
谈及紫金矿业的股价表现,林峰认为,紫金矿业在四月份之后没有像山东黄金、中金黄金那样创出新高,主要原因就是大小非减持。
“但目前紫金矿业的减持已经基本上接近尾声。后市大小非减持的数量和压力也不会太大,应该说已经完成了一个由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过程完成之后,紫金矿业在下一步有可能出现补涨行情。”林峰表示。
在他看来,紫金矿业是一家非常优质的公司,资源储量和冶炼技术在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它的股价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它是一毛钱的面值,如果折合下来,股价应该是90多块钱。
而在上周五举行的“2009后危机时代黄金投资高峰论坛上”,申银万国有色行业分析师叶培培也表示,相比中金黄金和山东黄金,她更看好紫金矿业。
“我们觉得投资紫金矿业最大的好处是在于它的长期的盈利能力。因为从目前来看,它这样一个矿产金能够保持7到8年的低成本优势。”叶培培表示。
渤海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靳海明则给出了“强烈买入”紫金矿业的评级。
“2009年紫金矿业矿产黄金产量将超过31吨,铜矿产量将大幅提高至8.35万吨,铁矿、钨矿等其他矿产品也都有不同程度增长。紫金矿业目前正处在国际化的初期,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一旦国外矿山进入收获期,公司将脱颖而出。”靳海明表示。
前述研究员也向记者表示,其实目前紫金矿业的估值还处于正常范围内,“黄金股的估值一向很高,据我们计算,其历史估值能达到50倍的PE。在黄金板块,除了中金黄金的218倍的动态市盈率明显偏高外,山东黄金和紫金矿业分别71倍和42倍的动态市盈率还在合理的估值范围内。”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博弈
随着股市持续上扬,上市公司中出现大股东和高管大肆抛售股票的远不只紫金矿业一家。据市场人士统计,从5月份至今,已公布的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就超过了400笔,套现金额超过1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今年1月至4月的总和。
6月1日到5日,金风科技董事长、总裁等7大核心高管大量减持所持公司股份,合计卖出1813.91万股,总计套现金额达6.06亿元。其中,公司董事长武钢和总裁郭健分别套现约1.42亿元、1.05亿元,成为当月高管“套现王”。
本报记者发现,当前上市公司高管频频大规模减持套现,似乎与2008年底一度受火暴的产业资本“二级市场频频举牌”的情形恰恰相反。
彼时,在A股市场持续大幅下挫的恐慌中,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频频出手,购买或增持其他上市公司(尤其同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如羚锐股份举牌马应龙,五矿集团控股子公司大举买入厦门钨业,海螺水泥增持7家同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复星医药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购入同济堂药业股份等等。在赚足了市场眼球的同时,这些产业资本也抄到了市场的大底。
“当前大股东和高管如此大规模减持,首要原因应该是公司股价已经远超出了公司价值。”前述研究员向记者分析,相比一般的投资者,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最了解自己公司的价值。他们频频减持,很可能就表明公司的内在价值被高估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