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电机公司创新案例
以新工艺新材料为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延年提寿”
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是铁道部重点支持的技术引进单位之一,共引进东芝、日立、阿尔斯通、西门子、EMD 等5家国际知名企业的牵引电机和变流器技术,涉及7个项目、12种产品。
以技术引进国产化为契机,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在产品模具制造中与国际接轨,以国际模具质量为标准,不断提升模具质量和寿命,使我国冷冲模制造取得了质的飞跃。从和谐3型大连东芝机车牵引电机复冲模具制造开始,公司在设计中就首次采用滚珠导向系统,提高了模具的导向精度,降低了模具组装、修理的难度,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在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机定转子复冲模制造中,永济电机首次应用的厌氧胶工艺试制成功,实现了低熔点合金浇注工艺向厌氧胶工艺的跨越,和谐2型机车牵引电机定转子复冲模也应用这一新工艺;在CRH3型动车组牵引电机定转子复冲模制造中,中国北车永济电机针对传统模具冲裁部件使用的材料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新型替代材料,并投入专用设备,使改进后的模具一次试模成功,产品尺寸精度全部符合和超过西门子公司的技术要求。西门子公司技术专家在参观模具时,还提出采购永济电机模具替代西门子自制产品的要求。这说明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在消化吸收东芝、日立、西门子等国际一流企业牵引电机技术中,以新工艺、新材料制造的产品模具不仅达到了国际大公司的同类水平,也让我国高速列车新动力进入“延年提寿”时代。
据了解,从时速120公里大功率机车到时速200公里、350公里动车组,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共对牵引电机各种模具进行了十多项设计与工艺革新,其中一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目前,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在把这些新工艺、新材料制造的模具广泛应用于技术引进国产化高速列车新动力上,同时还成立了课题组,开始了对提高我国复杂模具寿命的攻关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高速列车“寿星”俱乐部的地位。
06—永济电机公司—案例2
大功率变流器国产化功率模块装车试运行
随着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及“十一五”期间运营里程的快速增加,时速200—350公里高速动车组被广泛应用于客运线路上。对关键技术装备之一的大功率变流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功率模块是变流器的一个重要部件,正在向模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应用功率模块的变流器日益广泛。国内有些企业曾做过相关尝试,但因为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功率模块技术问题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动车组变流器发展的瓶颈之一。
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引进功率模块技术,其目的就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产业化,逐步提高国产化率,实现我国大功率模块的国产化,打造中国自有的动车组品牌,满足国内铁路干线大功率重载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组的广阔市场需要,从而打破国外企业对该市场领域的完全垄断。
2007年,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功率模块专用试验台、6500V牵引模块试验台联调试验及负载试验一次成功,标志着企业大功率模块工业化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公司已掌握大功率下IGBT的散热、高压隔离驱动与保护等核心技术,模块电压等级最高为DC4400V,是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应用器件IGBT电压最高的功率单元。
2008年,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承担的我国大功率变流器国产化功率模块完成型式试验,国产化牵引和逆变功率模块一次性通过电气性能试验后,2009年4月底开始装车试运行。目前,已安全运行10万公里,标志着永济电机公司具备实现我国大功率模块国产化的能力,成为打造中国自有高速动车组品牌的“领跑者”。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通过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掌握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上拥有了自主权。
06—永济电机公司—案例3
永济电机打造世界最快动车组“心脏”
2009年3月18日,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签署了新一代高速动车级牵引电机产品合同——由他们独立设计、专为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的牵引电机,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功率比国外同类电机提升了10%以上,满足了铁道部的要求。正如永济电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印平所说,国内企业能够中标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订单,说明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再创新,已开始跻身世界高速动车研发前列。
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借助我国铁路发展的机遇,先后引进五家国际知名企业先进的电传动关键核心部件。公司为我国新一代动车组独立设计的牵引电机,就是在引进时速200、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结果。
为确保这种牵引电机外形尺寸、重量不变,功率提升10%以上的情况下,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可靠。目前,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正密切协作,对牵引电机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在核心技术研发平台的搭建上,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与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所强强联合,聘请国际专家人才,在不降低电机安全裕度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通风、散热结构,优化绝缘结构,优化电磁设计,使电机在设计制造的每一个细节上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10年1月公司完成首台电机联调试验,4月交出首列动车组牵引电机32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