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每月新增贷款数据都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4.58万亿元,此后,尽管4月份新增贷款为5918亿元、5月份为6645亿元———均在万亿元以下,但刚刚出炉的6月份新增贷款数据却再度走高,引来市场广泛关注。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说:“1.53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偏离了市场1万亿元的普遍预期,银行新增贷款量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一季度贷款大幅增加是基础项目投资拉动的结果,那么二季度贷款的大幅增加则更多显示出市场的真实需求———目前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动日益活跃。在市场需求因素的推动下,贷款增速因此也明显加快。”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贷款增加的两大关键因素,一是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中小银行近期放贷积极性不断提高,二是随着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房地产新增贷款明显增多,这很可能是6月份1.53万亿元新增贷款中的重要部分。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何自云也表示,6月份贷款增量大幅增加,首先表明了银行普遍对未来经济前景比较乐观,放贷积极性较高,这也与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复苏较快密切相关。但是,也不排除银行出于半年期保业绩而进行的放贷冲刺。
引人注目的是,央行此次公布的数据,各项新增存款比各项贷款高出近5000亿元。对此,何自云表示,一般来说,贷款增量小于存款增量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银行必须留存存款准备金,此外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同业间拆借和购买证券资产等,应该说,存款资金的用途非常广泛,存贷款之间存在增量差距并不代表这些钱会滞留在银行体系。郭田勇则认为,虽然6月份存款延续了前期较快增长的态势,增量尚属正常范围,但其中也不排除境外资本以热钱或者直接投资形式进入我国市场而形成的部分存款。
采访中,专家们表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较快增长的新增贷款。郭田勇认为,新增贷款较快增长一方面说明了当前“保增长”动力较足,但一方面也给经济带来了一定隐忧。过快的贷款增加会持续推高货币供应量,从而加大通胀预期;此外,历史经验表明,银行贷款过快增长时期往往也是产生不良贷款可能性较高的时期。因此,积极关注贷款结构和投向,保障贷款合理增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对于新增贷款的投向,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在不断得到更多关注和满足,但在担保条件尚未大范围提升、中小企业贷款渠道还未彻底畅通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量增加还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巨额贷款投向还是以政府基础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主。这也就令人不得不对贷款集中度和贷款质量等问题给予更多担忧。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方明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的问题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由于不均衡放贷而导致的信贷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二是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给未来经济带来了刚性需求,这会造成经济过热的压力。
事实上,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持续高位上升,而与此同时,对于信贷结构和信贷风险的关注早在年初就已被业内反复提及,监管部门也多次对信贷风险进行了提示。近日,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在中国银行业银团贷款业务评优表彰大会暨银团贷款项目签约仪式上也对“当前信贷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日益凸显,银行新增贷款可能出现行业集中、客户集中和期限中长期化的趋势”进行了风险提示。
“毫无疑问,在信贷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如何防控风险、做好宏观调控将是监管层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应更多地在求业绩和控风险之间找好平衡点。”方明表示,银行还应坚持前期“有保有压”信贷政策,建立科学的信贷政策评价方法,从严放贷;为避免信贷过于集中在某个行业或者地区。“保障贷款合理增长尤为重要。”方明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