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德同资本,不得不提到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这一标志性投资案例已经成为德同资本的“标签”。昨日,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在2009年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中期论坛上表示,未来在清洁能源、清洁技术方面将加大投资力度,这其中包括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1999年底筹备第一只基金——龙科创投,到现在管理近5亿美元,十年间,以邵俊为首的团队管理的资金增加了近7倍,其中还包括2.5亿元人民币的德同长三角基金。
回顾十年间的变迁,邵俊感触颇深,“应该说过去的十年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中间遇到很多的挫折,同时代筹建的一批创投机构,现在很多都销声匿迹了,而活下来的,整个创投界,也就十来个。”
从成功投资无锡尚德,到试水首个人民币风投基金,德同资本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时很多私募都认为,国内对于人民币基金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容易踩到“地雷”。
“既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困难在所难免。”邵俊说,德同资本不是纯粹内资的人民币基金,因此在发展中也受到一些限制。
“本来作为人民币基金,可以经相关部门审批拿到一个整体的人民币投资额度,不必每一笔都要经过审批,但我们是中外合资的人民币基金,所以每一笔还是要查。”邵俊说。另外,他们在投资方向和领域上也会受到一些限制。
“如果做成纯内资的人民币基金,就需要百分之百在国内融资,由于国内的市场不是那么广阔,因此也会遇到融资的困难。但现在我们可以在国外融资,因此在融资方面的困难不太大。”
将加大新能源投资
说起最初考察无锡尚德这个项目时,邵俊言语中带着些许骄傲,并饶有兴趣地告诉记者当时的投资细节。当时,无锡尚德的融资需求是6000万美金,而龙科创投整个盘子才6600万美元,尚德想把盘子做得更大,于是,邵俊开始找其他机构联合投资。邵俊最先找到的是凯雷,但结果是,凯雷方面开了多次会议,觉得还是看不清前景,于是没有通过。后来邵俊又找到高盛,高盛也进行了投资,但投资额度太小。最终还是龙科创投的6600万美元为德同基金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邵俊团队的成功,建立在其对于行业发展和政策细致的观察和调研的基础上。据邵俊介绍,当时国内该行业处于萌芽期,所以他们就在欧盟国家地区进行调研,调研报告足足好几册。
邵俊透露,德同资本目前的投资方向有三个:清洁技术、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有科技创新或模式创新的消费品和服务。
“我们的投资在清洁能源、清洁技术行业占很大比重,我觉得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的政策不会改变。”邵俊显得十分坚定。
“用兵”时机已到
根据清科9日公布的数据,二季度国内的创投和私募股权市场出现了回暖的迹象。邵俊也坦言,他已经从目前项目竞争的激烈程度感觉到投资正在热起来。
“不论经济复苏呈V或者W型,大家对经济复苏都是充满信心。”邵俊说。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市场坏的时候养兵,市场好的时候就是用兵的时候。邵俊笑着说,去年德同资本从高盛、花旗和沃顿商学院招收了大批人才作为中层的投资经理,并一直在培训他们。“现在是用兵的时候了。”从他的语气中记者嗅到了磨刀霍霍的味道。
记者获悉,下半年,德同资本投资的至少4家公司已经在IPO的筹备阶段,其中重庆川仪、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正积极筹备H股上市。香港的两家公司也正在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批。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