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金百利:碳酸饮料是“菠萝啤”?

2009年07月16日08:5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作者:苏曼

  金百利:碳酸饮料是“菠萝啤”?

  被指标识不清误导消费,专家提醒购买食品要仔细辨认标签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标签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范,然而实施一个多月,有些不规范之处依然存在。日前,消费者林先生询问信息时报记者:“一款金百利菠萝啤产品,包装正面醒目地标明是‘菠萝啤’,但在侧面品名一项写的却是‘果味碳酸饮料’,究竟是啤酒还是饮料?”林先生认为,其标示相互矛盾,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市场调查:有消费者被误导而购买

  日前,记者在家乐福康王店的啤酒货架见到了林先生所说的这款金百利菠萝啤。

  这款产品的正面醒目地标注着三个绿色的大字“菠萝啤”,同时正面标着“PINEAPPLE BEER”等英文字样。但是“菠萝啤”三个大字上面“新型啤饮料”的字号就要小很多。

  “正面这么大的字体写着菠萝啤,不是啤酒是什么?”记者拿着金百利菠萝啤随机采访了15名消费者,13名消费者第一反应都认为这是一瓶啤酒。

  而当记者将一侧的标签展示给消费者告诉他们这实际上是一款果味碳酸饮料时,有10名消费者大呼厂家在误导消费者。

  “正面用这么醒目的字体写着菠萝啤,真正的身份却掩藏在侧面的标签中,如此标注,厂家分明是在误导消费者。”对此,市民王先生颇为气愤。

  记者在家乐福康王店看到,因为这款金百利“菠萝啤”仅售1.4元一罐,相对便宜的价格还是刺激了不少消费者的购买欲,其中不乏一次买好几罐的。

  “写着菠萝啤,还以为它是啤酒,而且价格又那么便宜,所以买来试试,”王先生表示,“怎料却中了厂家的文字圈套。”

  专家解惑1 标识自相矛盾不合规范

  根据我国《啤酒》GB4927-2008的规定,菠萝啤属于果蔬味啤酒,在保持啤酒基本口味的基础上,添加了少量食用香精,具有相应的果蔬风味;其他配料应要求符合相应啤酒的规定,必定要有麦芽、酒花为原料。而从金百利“菠萝啤”外包装的标注来看,其不含有麦芽成份,不能称之为啤酒。

  广东某啤酒企业一技术人士告诉记者,这款产品正面的标识“PINEAPPLE BEER”意为“菠萝啤”,侧面的品名则是“果味碳酸饮料”,两者显然是自相矛盾的。按照我国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预包装食品,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应与汉字有对应关系。这款产品中英文标识不一致,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专家解惑2 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仅仅是标签的问题并不会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但当记者仔细阅读其侧面的标签时,发现了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去年到现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金百利菠萝啤无论作为啤酒还是饮料,均涉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林伟锋博士就食品添加剂问题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各种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添加及使用量有严格的规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某种添加剂能加入哪些食品中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

  从标签上看,金百利菠萝啤配料为纯净水,食品添加剂有二氧化碳、柠檬酸、甜蜜素、菠萝食用香料、柠檬酸钠、安赛蜜、啤酒花提取物、苯甲酸钠、糖精钠、柠檬黄、日落黄。如果这款产品是啤酒,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防腐剂(苯甲酸钠)不能作为啤酒的原料,超出使用范围;如果将其理解为碳酸饮料,其食品添加剂中“啤酒花提取物”并不在GB2760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范围内。因此,无论是作为啤酒还是果味碳酸饮料,金百利均涉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行业影响

  或冲击菠萝啤产业的良性发展

  在消费者看来,金百利“菠萝啤”标识不清有误导其消费的嫌疑。而在一些啤酒行业的专家看来,该产品的做法存在冲击整个产业良性发展的隐忧。

  “越来越多的厂家加入到以菠萝啤为代表的果味啤酒市场的竞争中,有利于将市场蛋糕做大,但前提是竞争应该是良性和正当的。像金百利这样在碳酸饮料的包装上标菠萝啤的做法,容易让消费者有‘山寨’的感觉,从而对同类产品产生不信任,其结果可能会冲击到果味啤酒产业的发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啤酒业观察人士对此深感忧虑。

  消费提醒:

  留心食品标签保障自身权益

  尽管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整个食品行业进行了洗涤,而且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食品行业的一些乱象并不能完全连根拔除。鸡精、牛肉精不一定含有鸡肉或者牛肉、奶精也不一定含有“奶”,而标称“菠萝啤”也不一定就是“啤酒”等等消费“陷阱”似乎无处不在。

  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都要多留个心眼,要学会阅读标签,通过辨认标签信息来保障自己的权益。消费者应仔细对比标签“名称”与“品名”、“配料”等信息是否相符。例如,有些产品在包装上写着“橙汁”,在配料表中则写着水、食用香精,这表明厂家是利用橙味香精调制出来的果味饮料来冒充果汁。

  

(责任编辑:丁芃)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