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小摩亚太主席度琪明:金融业并购不是主要趋势

2009年07月17日03:0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度琪明(GabyAbdelnour)笑容可掬,谈到摩根大通亚洲策略、金融机构的监管、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思考、中投表现时,思维敏捷,语速平缓。

  金融危机以来,摩根大通相继宣布收购贝尔斯登、华盛顿互惠银行。
7月16日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显示,摩根大通二季度盈利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超出市场预期。核心消费者及投资银行业务表现强劲抵消了信贷损失。该公司第二季营业收入攀升41%至277.1亿美元,每股盈利优于分析师预估的0.04美元,营收高于市场预估的259亿美元。

  “6月摩根大通全额偿还了美国政府的紧急援助资金的本金与利息,认股证方面正与美国政府谈判。”度琪明7月16日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极力想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摩根大通不愿意受到美国政府的控制。

  “摩根大通不需要这笔钱,偿还贷款后我们像原来一样运行如常,但我们没有必要再向美国政府进行汇报,并不再受到美国国会的监督。”度琪明说。

  摩根大通在过去几个季度连续在全球投资银行排名榜的股票承销、债券承销及并购等各个业务领域均名列第一。作为摩根大通亚洲区的掌舵者,度琪明任职三年来,亚洲区盈利占全球比例已经翻了一番。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与地区的未来增长,充满更大的憧憬。

  度琪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很正确,而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通过增加银行贷款来实现,但他很关心中国上半年7万亿新增贷款中,银行是否为增加贷款量而降低利率,同时也降低风险控制的要求,否则就会让巨额新增贷款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成为绊脚石。

  度琪明说,中国银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将非常迅猛,但目前是否为中国银行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有利时机,则需从长计议。“你想要买到便宜的资产,并以此作为海外扩展的捷径,还是更愿意做强做大中国业务,追求好的投资回报?”

  银行并购并非趋势

  《21世纪》: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的并购会加剧么?

  度琪明:过去一两年,金融行业并没有太多的大笔并购。即使偶尔发生也往往是被并购的公司濒临破产,不得已而为之。我个人认为,金融行业中,如果并购双方本身基础都不是特别牢固,合并之后将是一个规模更大、情况更糟的银行,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可取的走势。

  今后除政府为拯救濒临破产银行强迫其他银行收购,我不认为会有大型并购项目发生。当然,过去也有一些资本实力雄厚运营良好的银行收购一些情况不好的银行,比如像我们收购贝尔斯登和华富,但这样的案例并不多。

  在全球金融业,并购并不是一个主要趋势,主要趋势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补充资本金,过去12-18个月中做了很多。银行补充资本金之后才能继续开展业务、继续贷款,支持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前提条件。

  《21世纪》:中国的银行开始尝试性的做了一些海外并购项目,也有很多人认为现在海外资产便宜,是个很好的时机,您认为中国银行业大规模并购做好准备了吗?

  度琪明:银行业不太会有大规模并购。中国的银行业可能在看一些资产,但是否是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合适时机,将取决于两方面:首先,欲进行并购的银行,是否更看重海外网络的拓展。如果更看重这方面,目前海外银行资产价格可能比较便宜,但海外银行出售资产有一些不明朗因素。其次,欲进行海外并购的银行,更看重投资回报率,未来几年,中国银行的增长将很迅猛,投资在海外,可能并没有投资在中国内地的回报更多。

  在这轮经济危机中,中国银行业学到的教训就是要做好风险控制,杠杆不能太高,房地产方面的贷款要审慎。中国银行业近几年可能进行一些区域性的资产收购,但海外的大型并购的案例可能会少见。如果要进行海外并购,中国银行业首先要自己的基础稳定,资产质量很好。即使进行海外资产收购后,能否很好的运作,将是个问题。我想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并购策略将是审慎的、缓步的,而并非激进的。

  金融监管加强与加薪不矛盾

  《21世纪》:您怎样看待美国的金融业监管?美国监管机构将会采取哪些后续措施?

  度琪明:过去几年全球金融机构犯下不少错误,美国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美国监管机构应该有能力采取一些政策改进错误,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监管措施出台。

  已经出台措施包括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从纯粹投资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在诸如负债率、资本充足率、财务报表方面的监管将非常严格。

  其次,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监管将加强。以后普通的金融衍生产品将在交易所交易,好处是价格更透明。但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目前尚不能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监管机构也会想办法进一步监管;另外就是对冲基金的监管已提上日程。

  此外,美国系统性风险由不同监管机构监管,比较分散,美国政府已进行调整,将建立一个统一、专门监控美国金融体系系统风险的监管机构,已提上议事日程。

  从整体上讲,无论美国、欧洲,或其他地区,金融机构监管会更严格。有一个核心问题应引起关注——有很多金融机构非常大,如果它们一旦倒闭,对整个金融系统冲击非常大,因此如何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是各级监管机构关心的重点问题。

  《21世纪》:金融危机开始后,民众包括议员攻击投资银行薪酬计划,认为与他们的付出相比投行高管收入太高了。过去一段时间,受Tarp援助的银行似乎很节制,但现在几家投行又提出了薪酬调整计划,你如何看待投行加薪的问题?

  度琪明:薪酬问题的核心不是薪酬的高低,而是薪酬如何与风险挂钩。现在金融机构想避免这样的情况——某人今天做了一笔交易赚了很多钱,但是这笔交易却在明年或后年为金融机构却带来了更大损失!

  薪酬与承担风险要平衡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收入确认,也就是说,交易收入如何确认,在什么时间确认,如果每一单生意带来的收益在第一天就能进行确认,这就是一种赌博行为,鼓励员工承担较大的风险。

  在薪酬问题上,过去确确实实有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几个不好的例子就否认整个投资银行薪酬体系。

  最近一些银行把员工基本工资大幅度提高,但基本工资提高并不意味着整体收入的提高,可能在基本工资提高的同时,年终浮动奖金下降,这是不确定的。第一拨提高基本工资的银行都是业务基础差一点的,面临人才流失的危险,他必须提高基本工资稳定和吸引员工。他们带头后,其他银行同业也将考虑。从表面上看银行体系薪酬好像提高了,但目前绝大多数银行整体员工薪酬拨备并没有大变化,这意味着整体薪酬不会有太大幅度提高。

  中国经济复苏将会带动美国复苏

  《21世纪》:你认为美国经济复苏是否稳固?

  度琪明:看全球经济,可能要关注美国金融业。很多坏消息基本上浮现出来了,范围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尤其在信用卡、房地产方面有不明朗因素。

  美国公布的数据中看到的平稳经济复苏,但只是相对的。比如失业率,现在还是0.5%,这些数据还有波动性。

  中国领导层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对经济复苏有很大促进作用,恢复到7-8%的水平。逐步从出口带动的经济转向国内消费的经济,这需要时间。但如果中国经济保持7-8%的增长,美国经济也有一定程度复苏,全球经济前景会比较好。我个人持审慎乐观态度。

  《21世纪》:你如何看待中国上半年7万亿新增贷款这一现象?

  度琪明:中国政府刺激经济唯一可行方案就是增加银行贷款,这也是正确的举措。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执行中,银行是否确保对风险进行控制。如果为增加贷款而降低利率,降低自己对风险控制的要求,现在可能不会出问题,但造成的影响会在将来逐步显现,这将造成非常大的冲击。银行批贷款尤其需要对预贷款项目或公司进行严格信用风险调查,如果把不好这个关,新增贷款可能在长期来讲就会造成担忧。

  主权基金“需要交学费”

  《21世纪》:你对中国主权基金的表现怎么评价?

  度琪明:主权基金在投资时不可避免会犯一些错误,但判断主权基金运作的好与否,不能只看某一单交易的盈亏,要长期的看整体运营和收益。

  与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所有主权基金必须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必须对不同资产分类管理,必须对所有项目与投资对象进行严格审查,这需要有经验、高素质的投资人才。中投在一两年内已取得很大进步,结构、运作人员、投资审查方式都有很大进步,但更多的人关注的却是中投公司投的几个不利的项目。我觉得中投也开展了许多很好的业务。

  中投毕竟还是比较新的公司,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波折,即使其他已经有30年经营经验的主权基金也会犯错误,更何况中投只有一两年历史。中投投资的项目最后结果如何是要取决于最后退出项目时的收益,所以我们要给他们更长的时间。
(责任编辑:黄珂)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