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应对“排放战”美国国内“风向”的价值

2009年07月19日09:4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王颖

  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少可以从美国国内争论得到的经验是,对于气候变化之紧迫、减排压力之大和转型之难要及早做好准备。一旦博弈形势逆转,发展中国家集团内部所承受的压力也各有不同,比如印度就远小于中国,到时候发展中国家抱团谈判的能力将大大下降,加之“碳关税”种种胁迫,等到不得不行动时才排兵布阵就将陷于被动。

  现在看来,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大,至少会取得妥协的结果。G8峰会谢幕,八国集团关于气候变化议题发表声明,尽管没有明确减排参照基期和2020年的中期目标,但也有些成果。

  再一个关键进展是,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微弱多数票通过了包括二氧化碳“限制-交易”体系在内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Waxman-Markey Bill)。尽管前路艰难,该法案在参议院必将遭遇更加紧张掣肘的局面,但是一旦美国转向,全球博弈形势可能会迅速改变: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伞形国家会迅速跟上,而欧盟等国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已经走出了经济增长的低碳之路,大可以轻松做出“2020年的中期目标比1990年减排20%,如果全球减排协议达成,再加码到减排30%”的承诺。

  一旦形势逆转,中国的压力空前,尽管有低人均排放和低历史累积排放的理由,但二氧化碳排放第一的“桂冠”将时刻压得中国喘不过气。如何应对和及早准备?中国须关注这一场政治经济博弈的核心——美国国内风向。

  应该说,美国奥巴马总统上台后,气候问题的立场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将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看做是振兴经济实力和重塑领导力的利器。美国已向联合国提交了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也表示将不要求中国等承诺具体减排目标。但在其雄心之余,我们也明显感到,与欧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国内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身心”变革。

  面对巨大转型压力,美国国内政党间和产业集团间分歧巨大,折射出转型之难。加州的情况正在成为共和党的指摘对象。这两个月来,加州频频告急。州长宣布已经进入财政紧急状态,州库现金短缺严重,政府将被逼以发“欠单”的方式来支付公共开支。在美国各州中,加州受经济危机冲击最严重,遭查封的房屋比率也相当高,未来两年的预算赤字预期高达243亿美元。共和党议员正在用加州危机来预言美国旨在限制二氧化碳的“新政危机”。

  他们尖锐指出,绿色就业并未像州长施瓦辛格所保证的那样滚滚而来,奥巴马也做不到。理由是,2006年12月加州通过了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32号法案。该法案要求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1990年的水平,2050年降到1990年的80%,将通过实施欧洲式的“限制-交易”模式实现。此外,加州还通过了低碳燃料标准,要求石油公司降低他们汽油中的含碳量。

  共和党人指出,2007年1月前,加州的失业率与全美平均水平一致,之后其失业率猛增,高达11.5%,高于9.4%的全美平均失业率,是194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加州的窘况与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32号法案究竟有多大关系目前尚缺乏可信论证,而且加州的失业率上升与其说是由于限制碳排放造成的,不如说是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因为加州失业率大幅上涨是在2008年中期以后,与全美和其他州趋势一致。不管怎样,以上争论尽显驴象纷争,背后是产业博弈,反映出美国在面临国际责任和变革要求时的实际困难和转型之吃力。

  二氧化碳的“限制-交易”体系最初是美国人的创意,当年正由于美国的坚持,清洁发展机制(CDM)和其他两个灵活机制才被写进了京都议定书。讽刺的是,涉及排放交易的气候框架后来成为欧盟解决气候变化的政策基石,而最初他们曾强烈质疑;而一度强力支持这个方案的美国,2001年却坚决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现在看来,美国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荒废”了8年,生疏太久,现在想重出江湖,决心和想法是好的,但是经脉难免不通,四肢也没有那么强健有力了,要重新坐稳一把手的交椅免不了得经历一番痛楚。当然,即使欧洲人已经做了很多,世界依然需要等待美国的“拯救”。但是,美国要重获领导力的前提是先扫清理顺本国障碍,美国准备好了吗?

  以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的双重标准衡量,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位于人均GDP在20000美元以上,而人均碳排放在15~20吨左右的“高收入、高排放”集团;而德法等欧盟国家、日本等则位于人均GDP在15000~40000美元区间、人均碳排放6~10吨左右的“高收入,低排放”集团。

  欧盟2005年开始实施二氧化碳限制交易以来,并没有出现经济滑坡,相反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欧盟一直经济向好。欧盟在减排问题上始终循序渐进,比如前两个阶段的排放指标都是免费发放的,第三阶段才准备引进部分配额拍卖。而美国版本中关于排放总额度的分配方式,奥巴马政府决定不采用“无偿分配方式”,而是通过“额度拍卖”,将会给企业一个短暂过渡期。

  可见,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减排代价的确可能是昂贵的。但欧盟等已经走出“高收入、低排放”的未来之路,美国通过转型完全有可能达标。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少可以从美国国内争论得到的经验是,对于气候变化之紧迫、减排压力之大和转型之难要及早做好准备。一旦博弈形势逆转,发展中国家集团内部所承受的压力也各有不同,比如印度就远小于中国,到时候发展中国家抱团谈判的能力将大大下降,加之“碳关税”种种胁迫,等到不得不行动时才排兵布阵就将陷于被动。

  我们看待G8、哥本哈根或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减排问题,不在于一口吃下一个胖子,而在于坚定和向前的行动。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而要依靠市场推动。罗格斯大学的马丁·本泽说,“不必忧心这些标准(目前的)将可能趋于过度保守。随着内化碳成本的基本机制建立,我们可以因时制宜一直扩大这些目标。”

(责任编辑:马丁)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