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7月28日讯(曹蓓)上半年报出的天量信贷远超预期,充沛的资金是否让最缺资金中小企业受惠引起关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半年得信贷流入中小企业的比率非常低,根据研究数据估算大约占10%左右。
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小企业在全国短期贷款中的比例大约为11%,2006年下降到9%,2007年和2008年还在继续下降。今年在政府投资拉动下,充沛的资金给了中小企业多少支持?尽管四大行表示,截至5月底,它们对中小企业贷款超过6万亿,但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却称,今年前3个月全国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但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他介绍,根据调查数据估算,第一季度中小企业贷款不足信贷总量的10%。郭田勇说,虽然央行公布的信贷数据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部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目前的数据和掌握的情况来推测,中小企业贷款所占比率仍然很低,最乐观的数字约为10%。
专家:中小企业融资不能只靠银行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情况在全世界都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比较正常的。银行投资风险过高的中小企业的金融合同实际上是不太合理的,因此需要更多的非银行的、中小型股权融资的金融机构,只投不存。当然也要相应的建立监管机构来监管,加强对这部分金融机构的监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融资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难了。对未来来讲,信贷可能要降下来,能不能真正优先支持中小企业,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改进融资难的状况,需要三方面工作:一是现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提高风险甄别的能力和金融服务的水平。正是因为甄别不了风险,所以才把很多中小企业挡在门外。二是从资本市场来讲,我们也希望随着创业板的开通,资本市场规模也能够做大一些,因为现在银行间接融资太强,现在处在瘸腿走路的情况,银行太强,融资都靠银行,资本市场发挥作用远远不够,这块要发挥,要两条腿走路。第三从机构上来讲,民间资本进入是很有必要的,未来一方面可以设立一些小银行,或者专门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金融机构,同时这些银行也应该对民间资本开放,对待民间资本不能总是一种叶公好龙的态度。
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说,从金融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在自己的生产制造过程当中要把产品转变为资产、要把资产转变为资本,自己就会有金融的活力和金融的竞争力,这样观念转变以后对生存和壮大会有非常大的好处,经济全球化变成了金融,金融变成了钱,钱的过程就是要靠经验、战略和技术。中小企业要脱离简单的制造、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把产品变成资产,通过资产在资本市场运作,这样企业的活力包括对政策的关注和政策对企业的救助,都会引起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或者政府的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表示,引导资金往中小企业、往实体经济走,不光要靠政策,要靠体制改革。一是要成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国外都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我们的政策性银行都是为大企业服务的,没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这是很有必要的。二是要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中小型的银行。第三,要发展合作金融,现在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都合并,然后都升级成商业银行,结果合作金融又出现了空白,而这一块国外很多小企业大量的是靠合作金融来发展的,国内现在也有这种市场需求,合作金融这块还是应当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这是一块为中小企业服务。最后为就是创业板加快进程、加大力度,要通过各种体制改革,加上扶植一些政策,引导资金往实体经济、往中小企业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