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运行保持了良好态势,存款、贷款增长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全省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549.45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量还多95.03亿元,创历史新高。
然而,就在信贷增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同时,甘肃省众多企业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巨大压力,喊“渴”声此起彼伏。
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通过对全省企业的摸底调查发现,平凉市15户重点企业缺流动资金1.88亿元,嘉峪关市对34户工业企业贷款需求情况摸底调查显示,有贷款需求的23户企业共需贷款7亿多元,流动资金缺口3亿多元。
5月份,为扭转全省工业经济持续低迷下滑局面,省上召开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座谈会时,“资金短缺”或“资金周转困难”被参会企业列为面临的共性问题之一。有企业称,其现有资金运作紧张,仅能勉强维持简单再生产,无力对技术改造后续工程继续投入;而一直处于“融资难”之中的中小企业情况更为窘迫,一些企业的资金链面临着随时断裂的危险。甘肃省汇编的30户国有企业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金短缺压力,有的甚至是被银行视为“黄金客户”的大型企业。
资金是经济活动的“血液”。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缺血”无疑加大了企业应对危机的难度,可谓是“雪上加霜”。为了“补血”,企业一方面积极搞活市场经营,在“挣”字上下工夫;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成本,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在“省”字上找“银子”;同时,企业还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在“融”字上求“外援”。由于甘肃省资本市场并不成熟,企业在融资时往往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上银行贷款,但结果并非都遂其所愿。
企业“缺血”的情况,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组织召开银政、银企洽谈成为政府影响银行向企业“输血”的一个通道。
去年11月30日,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重点项目银企对接会,11家银行和3家担保公司与250多家企业就111个项目签订贷款合同和协议,涉及贷款达1371.49亿元,创造了甘肃历史上一次性签订信贷总量最高的纪录。之后,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与全省14个市州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承诺三年投入贷款1385亿元;接着兰州银行牵头组建省内第一家银企协会,并通过不同场合向400多家企业援信和承诺贷款70多亿元……
7月上旬,甘肃省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数据陆续公布,随着经济形势的企稳向好,有些数据开始变得“好看”起来,然而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却依然存在。看着上半年金融机构创纪录的信贷增量,人们不免生出疑问:那些银政、银企合作协议到底落实了多少?新增的贷款跑哪儿去了?银行是不是“阳奉阴违”,尽在“忽悠”政府和企业?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