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背景在2003年1月份
中信证券成功上市之后,中国证券行业历经“坎坷”,诸多原因使得再度启动券商IPO已经是六年半之后。2004年,证券行业暴露出众多问题,证监会痛下决心启动了三年综合治理工作,这期间,30多家高风险券商被处置,而至于券商IPO则根本不在监管层的考虑范围内。
相关阅读:
光大证券发行价区间为19-21.08元 符合预期
经济观察网记者张勇 7月27日,光大证券发布5.2亿股招股说明书,成为继中信证券(600030.SH)之后第一家真正意义上实现IPO的券商,此时距离中信上市已经过去了六年半。
券商综合治理、IPO暂停等诸多因素造成了第二家券商IPO迟迟未能如愿,但与六年半前相比,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监管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最明显的特点则是资本将成为未来券商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行业已进入资本为王的新时代。”光大证券董事长唐双宁表示,资本扩张已经成为券商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百亿融资 光大证券的IPO计划在其股东大会限定的两年期限到期前夕终于正式开启,这也是最新的一次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改革后首家获得批准的券商股IPO。
据悉,光大证券本次A股发行采用网下向配售对象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上资金申购定价相结合的方式,发行数量不超过5.2亿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光大证券IPO的融资规模有望超过百亿元。
此次发行的网下配售将不超过1.56亿股,约占本次发行数量的30%;其余部分向网上发行,约为3.64亿股,约占本次发行数量的70%。
7月28日至30日,光大证券相继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进行发行A股的询价推介工作,而在8月3日至4日,光大证券将进行网下申购及缴款,最后定价则将于8月6日公布。
据悉,发行结束后,光大证券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预计挂牌时间不晚于8月19日。
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光大净资产105亿元,净资本82.23亿元,营业收入36.91亿元,净利润13.68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6.20亿元,净利润12.30亿元。
海通证券的分析师认为,按照目前光大的盈利能力和资产状况,并同比其他上市券商的定位,此次光大证券IPO的发行价有望达到20元左右的水平,而融资规模也就很可能超过百亿元。
2007年8月27日,光大证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公司IPO议案,当时限定该议案24个月内有效。而在此之前,光大证券曾计划通过借壳的方式取得上市地位,但随着一些条件的变化,光大证券最终还是选择了IPO。
随后光大证券进行了IPO前增资扩股的准备,并于2007年1月20日至31日期间与多个策略投资者签订增资协议。协议完成后,光大证券通过发行4.53亿股新股给11个策略投资者,集资人民币12.4575亿元,最终达到28.98亿元的注册资本。
2008年6月底,光大证券IPO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达标之后由于市场原因IPO暂停了9个多月,光大证券IPO也被迫延后。
一周多前,通过发审委审核已超过一年的光大证券终于等来上市批文,成为此次IPO重新开闸之后第一家获批上市的券商。
资本为王 2003年之前,中信证券的资产规模仅与
长江证券相当,当时在整个行业里甚至还不在第一方阵。
而在中信证券上市及2006年定向增发之后,其净资本规模已经超过百亿元。资本的快速递增使得中信证券在业务拓展中的优势几乎无人能敌,从而在证券市场中稳居霸主地位。
这对于那些没有上市融资资格的券商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
事实上,证券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的行业,业务的规模化、综合化以及国际化发展,对风险抵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都要以雄厚的资本实力作为支撑,而监管部门也在近两年不断加强对券商净资本的要求。
为适应证券市场以及投资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资本的要求,上世纪70年代以来,境外主流投资银行纷纷摒弃合伙制、通过公开发行上市等方式扩充资本金,资本实力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证券市场逐步开放的背景下,证券行业的混业经营和国际化进程将日益提速,我国证券公司与境外投资银行在资本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也迫切要求国内证券公司尽快提升资本实力,以有效应对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