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在金融危机中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09年08月07日10:1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柏晶伟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深受影响全球产业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由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等单位承办的中国经济发展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产业发展”日前在武汉召开。

来自国家部委、研究机构、地方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界的人士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认为,当前必须抓住机遇实现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全球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张建华教授认为,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发展而言,机遇可能会大于挑战。中国产业发展担负双重使命,第一是传统产业转型,第二是培育新兴产业。为了体现这种使命和目标定位,要强调三点。第一,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协调内外需,但要立足内需。寻求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布局,不仅是增强中国经济及产业发展自主性的迫切要求,也具备了市场等各方面条件。第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但要着重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中国产业发展不能过于强调后发展国家在全球资源分配中的劣势。第三,着眼未来,中国要领航全球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研究员将经济危机形势下的行业分为三类,一是相对乐观的行业,包括环保业、新能源产业、部分高科技产业(3G技术等)、重化工行业、文化传媒业、知识性中介服务业、教育培训业、医疗保健业、农业,它们属于实体型政策性行业。二是未来相对不利的行业,包括纺织轻纺工业、电子加工、餐饮娱乐商贸行业、有色冶金行业 、交通行业、物流业,它们分别属于泡沫型行业、出口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环境破坏行业。三是近期表现良好,但长期不确定的行业,包括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钢铁行业和汽车行业,这些行业都是近期政策刺激性行业。

  经济复苏将率先发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产业转移短期受到了影响,但是一旦金融危机稳定下来,转移过程没有结束,而且将从原来的一些轻工业制品转移到汽车、制造设备、钢铁等行业。同时对中国来说,促进地区和产业升级的优势是区域跨度大,用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看,这就是大国和小国的区别,当沿海地区如果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时,产业可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在这一轮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不同区域呈现了不同的增长特点,这一轮中国经济的复苏,率先复苏的将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区,也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较多的地区。

  首钢集团总经济师毛武从分析中国钢铁产业着眼,提出中国的产业基本上是系统性的过剩,因此对中国来说,不仅是振兴产业,更重要的是振兴市场,根本之道是调整产业,通过技术、管理和营销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

  危机提供了产业优化升级的契机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简新华教授认为,造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城市化程度低,因此服务业不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二是源于要素禀赋,我国产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相对不足,技术落后。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长期以来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严重依靠出口拉动,内需不足。四是制度市场、要素市场不健全,企业制度不完善,造成企业转产困难。这次危机提供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有利时机,由于出口大幅度下降,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低效益的企业难以为继,危机提供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优胜劣汰、产业优化升级的契机。

  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终身教授邓胜梁提出了国家发展的“飞轮效应”,解释产业升级的动力。当要素禀赋结构呈现以后,必须要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制造价值,但是制造价值不能停留在一个点上,必须要前进,必须要升级,学习和研发创新能力就是最终的动力。国家发展的飞轮效应最终的节点就在于学习和研发能力。一旦企业有了这个核心竞争力,就会产生极大的边际利润;当边际利润很大时,资本量就会不断增加;资本量不断增加,产业就会升级。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卫平教授具体阐述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问题。他分析了制造业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对其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发现制造业对外开放对其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制造业的出口、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其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制造业对外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而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更多地受产业科技投入的影响;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要强于它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而进口的影响则相反。

  制度和政策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张卫东教授认为,必须重视制度和政策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是通过制度传导的。一方面原来的制度改革将增长潜力释放完毕,另一方面藏富于国的分配模式不能刺激内需。当房地产泡沫破灭、外需骤减、内需启而不动的情况下,经济就会步入危机。所以,要靠制度应对危机。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部主任刘建兴指出,国家对十大产业的扶持,短期效果是明显的,上半年相关统计数据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反映都很好。但是从长期来看,存在两方面的疑虑:一是政策能不能有效地调整和振兴产业;二是振兴的结果会是怎么样。金融危机给我们的警醒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即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长期依赖外需是不可行的。不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解决不了长期问题。

(责任编辑:克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