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将坚定不移继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把握好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在实现保增长任务的同时,如何通过信贷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将是重中之重——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继续推动改革和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在央行日前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结构调整”屡次被提及,并且被置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政策思路的重要位置。
实际上,宏观调控政策应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坚定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并在调控工作中做到重点更加突出,为实现保增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早已是央行等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而在实现保增长任务的同时,如何通过信贷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更是重中之重。
“抓住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有利时机,继续深化改革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有利于防范风险和实现保增长目标,从长远来看,也是提升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方明说。他认为,当前保增长任务依然繁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主要症结。因此,必须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
方明表示,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由于外需减弱具有中长期性,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本上还是要加快以扩大消费内需为核心的改革和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在目前短期政策已初见成效的情况下,要把政策着力点放到经济结构调整上来。即要把短期依靠投资促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消费促增长上来,在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上加大力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众所周知,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央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优化,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并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年初以来,央行在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今年3月,央行与银监会还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央行此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主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增长36.3%,比上年同期高19.1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中长期贷款3.1万亿元,同比多增2.0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增中长期贷款投向第三产业的力度明显加大,并主要向扩内需保增长重点领域倾斜。6月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17.0%、23.4%和44.6%,分别比年初增加177亿元、6803亿元和2.4万亿元;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长42.4%,比上年同期高23.2个百分点。银行信贷结构的种种积极变化,为促进投资需求增加和经济增长,以及进一步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召开的央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央行已经把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确立为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有保有压,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而在此次报告中,央行就"如何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政策措施。
"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一个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通过继续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正当其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尤其是在金融领域,今年上半年,我国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呈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银行业呈现稳健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可喜变化为进一步发挥信贷政策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创造了条件。因此,抓住当前时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