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兴业银行次级债瘦身

2009年08月11日02:5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兴业银行8月7日晚公告,中国银监会已经同意其发行不超过100亿次级债,用于补充附属资本。

  兴业银行董事会在2008年12月底即授权管理层发行180亿的次级债,历时半年,最后获得监管批复金额为100亿。
公告并未解释原因。

  事实上,类似“额度打折”情形在业内并不多见,不过,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唐斌不愿多予评论。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新增本外币贷款高达7.72万亿元,同比增幅为32.8%。急速的信贷增量,迅速消耗银行的资本金,尤其中小型银行。上半年,兴业银行新增贷款1417亿,同比增长45.1%,其中一般贷款增长37%。

  另外一面,银监会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从年初的12%和9.9%下降至11.3%和9.2%。

  对此,渣打银行分析师李伟认为,兴业银行次级债的前后微妙变化,可能与短期内控制信贷规模有关。长期来看,与即将在国内执行巴塞尔协议亦有一定的关联。

  由于兴业银行董事会授权有效期至2010年12月31日,因此,理论上兴业银行可以继续申请。

  不过,昨日,兴业银行一负责人否认这一操作的可能性。另外,兴业银行100亿次级债能否全部计入附属资本尚待分晓。

  中银国际分析师袁琳测算,如果100亿全部计入附属资本,兴业银行今年的资本充足率将由10.8%提高至13%,假设只有50%计入,则可以提高至12%。

  不完全统计,国内银行业至今共发行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券达2107亿元,其中超过一半为各银行交叉持有。

  本来是可以作为分摊风险的配置,但是,“近亲繁殖”式销售大大降低次级债作为银行资本金应有之义。

  广发证券分析师余晓宜在近期报告中表示,对银行体系而言,交叉持有实际并没有增量资本进入,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银行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

  而按照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持有其他银行资本工具余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20%。

  由于资本充足率关系到银行放贷能力,因此,股份行集体补充资本的冲动难以抑制。

  自2004年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次级债就成为银行补充附属资本的主要途径。

  年初建行发行300亿元次级债券以来,各银行争相进场,5月农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500亿元。6月底,中国银行公告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的次级债券;7月中旬工行公告发行次级债400亿元。8月建行再发200亿元固息次级债。

  公开数据显示,如包括兴业银行180亿在内,尚有2000多亿元的发债计划待批。

  然而,银行间市场究竟有何魔力,能容下如此多的次级债产品?

  广州一外资行资金部主管表示,次级债流动性低、利率不高、期限太长,更关键它亦是百分百风险资产,从产品角度并是太好的选择。

  保险资金出于长期资产配置的需要,会部分参与其中,而信托、基金等机构则并极少会购买次级债。不过,多年来,在银行间市场,银行互相“捧场”对方次级债已经是行业的“潜规则”。

  在以往的银行次级债发行中,银行发行前都会“路演”,对于重要客户甚至还是高层带队,为的是次级债可能顺利包销。

  “我发你拿、你发我拿”已经成为银行发次级债的众生相。
(责任编辑:克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