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9日披露,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占比从1月份的40%逐月下降到6月份的1%,票据融资高增长态势明显减缓。业内专家认为,新增票据融资占比逐步减少,体现出银行业对经济复苏预期的不断确定,愿意将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长期项目。
经济预期成主要推手
“前期票据融资占比较高是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以及市场的必然选择。而目前票据融资比例的下降无疑也是市场自我选择的结果。”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对于银行而言,票据融资是低收益品种,年初银行对经济发展形势没有把握,为了防范不良贷款,宁愿扩大风险较小、时限较短、收益也较少的票据融资规模。
平安证券研究员刘英华表示,在新增贷款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票据融资占比下降说明银行对于经济复苏预期日益确立。她表示,票据融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短期贷款在增长,6月新增短期贷款达4070亿元,说明企业需求的增加,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在加快。此外,中长期贷款增长依然保持较高比例,信贷结构出现明显好转。
连平还认为,票据融资活跃度与市场利率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市场利率逐步上升降低了企业票据融资意愿。此前,由于流动性非常宽松,甚至出现票据融资利率低于同期限存款利率的情况,即使从节省财务成本的角度而言,企业也愿意进行票据融资。相较一般贷款,票据融资有更大的灵活性,容易流向股市、楼市形成风险。针对年初票据融资爆发增长的态势,上半年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票据融资业务的检查力度,也成为票据融资增长放缓的原因之一。
票据融资置换推高业绩
早在6月初,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就预测,5月票据融资可能出现零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年底以来,企业和银行都担心监管部门会进行贷款规模控制,因而对票据融资的积极性很高,融资规模在第一季度集中释放。
虽然5月票据融资增长863亿元,否定了零增长的预测,但6月新增额迅速下滑到128亿元,则在方向上对王永利的判断提供了支持。
除了新增票据融资增长放缓外,由于票据融资期限大多在6个月内,已发放的票据融资也多将在下半年到期,增量放缓,存量减少,将使下半年每月票据融资余额快速下降,加大负增长出现的可能性。
刘英华表示,作为低收益品种,票据融资规模对银行业绩影响微乎其微。比如不少银行已经表示要将上半年数千亿的票据融资置换成一般贷款,这将在实质上提升银行业绩。(谢闻麒)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