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排,国家统计局今天将首次以新闻发布会形式对外公布月度经济数据。而此前,仅在统计局官网上发布简短的月度数据。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公报称,自今年8月份起,在年度、季度新闻发布会基础上开展月度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工作。
这意味着,在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的交流中,公众将能得到更多的官方见解。
多家机构普遍认为,受政府投资刺激影响,7月份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将达到近11个月以来的新高。而CPI和PPI或仍将维持“双负”格局。
7月数据预测
在今天的月度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上月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市场、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等主要经济统计数据,发布人是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
上半年,中国GDP保持了7.1%的快速增长,二季度同比增长更是达到7.9%,能否延续上半年的增长势头,是7月份数据需要观察的重点。
在各家机构的预测中,普遍认为工业增长势头将继续保持。交通银行对7月工业增加值增幅的预测值是11.5%,巴黎百富勤的预测值是11.8%,而高盛则是11.5%。
由于政府持续向全国基础建设项目投入资金,且房地产开发商亦加大建设力度,7月份投资数据将保持乐观。中国银行预测,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可能为34.0%,高盛预测是34.1%,中信建投预测是34.2%。与工业增速一样,各机构预测值大同小异。
消费增速则不容乐观。根据央行的调查,消费者的储蓄意愿在持续提高,而消费意愿则并不强烈。7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将可能为15%左右,与6月持平。
物价方面,机构都预测,7月CPI和PPI或仍将维持“双负”格局。
中国银行预测,CPI为-1.3%,PPI为-6.0%;中金公司预测,CPI为-1.8%,PPI为-8.3%;巴黎百富勤的预测为-1.9%和-7.3%。
关于政策取向,目前市场仍在讨论央行的微调导向。因此,统计局的观点很重要。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昨日在其报告中认为,大部分政策在年底前都会保持不变,但在银行新增贷款正常化后,会出现政策中立的局面。到明年年中,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得到调整。
改革早有征兆
以往,月度详细数据均在每月的第二周内集中发布,并且有着固定的时间和顺序。在每次数据发布时,国家统计局通常会配发简短的文字说明,但只说明最主要的数据情况,也很少有对数据趋势变动的分析。其后在该月月末,统计局会发布详细的分项数据。
如果改为新闻发布会方式集中公布详细数据,对统计局的压力会增大。与国外的数据发布制度不同,中国的经济数据发布时间较早。以GDP为例,国外一般的准备时间是季后45天,而中国的GDP发布时间则是季后20天左右。所以进一步提前部分月度数据发布时间后,统计局的准备需要更为充分。
对于这项改革的意义,国家统计局表示,主要是为“及时、全面地满足公众对我国主要经济统计数据的需要”。事实上,从国家统计局近半年的数据发布规律观察,似乎已有先兆。
随着中国在去年11月进入经济调整期,不难发现,国家经济数据的网络发布稿已经越来越长,附在新闻稿中的分析内容越来越多,还可能另外配发专业人士撰写的数据分析文章,并主动公布了CPI和PPI的制作过程。
特别是在上半年用电量同工业增速背离时、公众对平均工资质疑增加等情形出现后,统计局的分析性、说明性的稿件配发更为密集。不仅国内舆论备受统计局关注,境外媒体和机构对中国经济数据的质疑也在第一时间通过统计局官网得到了官方的回应。
对于这种变化,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本月的年中工作会上坦陈,这是因为统计部门已经意识到“当前统计工作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统计数据已暴露于社会公众面前。数据准不准,要经过社会各界的反复审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