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不该担心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离我们有多远?抑或我们更该担心的应是通缩或者是资产价格的飙升?8月14日,搜狐新视角月度经济学人论坛召开,数位专家将就以上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以下是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摄影:刘丹) |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分四点来谈通胀的问题,他认为:
第一,要看未来资产价格和物价水平的走势。从中国2003到2008年的周期,日本1980年代末期到现在的周期来看,中国现在又在走以前的老路。在一个经济体突然受到比较大的流动性冲击的情况下,里面几个价格会轮番上涨,首先是股市、其次是房市,最后才是物价水平。如果拿这个来分析现在情况,如果流动性问题不得到改善,在下半年包括明年,会有比较严重的泡沫,包括房市和股市。
第二,为什么物价在不断的下降,但是居民感受到的生活压力还在上升?用CPI衡量当前的物价是有偏差的。现在在美国CPI的体系中,住房类支出的权重占到42%左右,在中国只占15%左右。租房价格的上升,反应到CPI综合水平中是比较小的。房价上升人们都变穷了,但是整体的物价还在下降。如果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全年的过程中,物价虽然偏低,但是资产价格不断上升,货币政策要不要做出反应?至少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到房地产泡沫中可以吸取到一个教训,货币政策不要只盯着CPI。这是有问题的。
第三,看本轮资产价格上升,包括股价、房价。老百姓这个时候为什么要去买房、买车、买股票?大家怕未来的钱不值钱。但是如果现在的资产价格上升很大的背景是通胀预期的话,这个通胀预期很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通胀预期导致的资产价格错配的程度可能远远会超过未来物价上升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去买房买车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判断,真正理性的手段反而是现金为王。
不管是从上半年信贷的飙升还是下半年可能发生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来看,资产价格泡沫的上涨,只有有钱人才会去炒房和股票。泡沫的破灭也会形成一个新的收入分配。通胀是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不利。但是在中国,老百姓都是债权人,尽管债权规模看起来微不足道。这三个现象都会恶化未来分配的,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尽可能的要遏制信贷的飙升,尽可能遏制CPI的上涨。
第四,应该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形成了产能过剩、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都会成为经济负担,要更多的调结构,要用于民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这种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货币政策要从之前的季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要降低新增的贷款规模。要用市场化的手段去做,市场化手段不行,要考虑行政手段。其次,要增强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更多的让市场机制来决定。外汇管理当局应该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管理。预计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动的趋势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会有更多的热钱流入。对短期资本的流动做更多的防范,防范恶意的操作推高资产价格。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8371。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