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业界期待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广东启动试点一个多月,实质性进展却似乎并不很快。记者从多个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尽管各银行近来都在大力推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但市场份额较大的国有银行的业务量可谓“门可罗雀”,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在启动首单后也无多少新业务。
7月7日,酝酿已久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在上海及广东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启动。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启动当日广州、东莞、珠海的银行与香港的银行往来业务12笔,资金清算772.44万元;而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当日就为客户办理一笔金额达830.29万元的业务。
不过,与启动当日银行和企业热情高涨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多月来不少银行却遭遇“乏单可陈”的尴尬。记者从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获悉,该行在启动首日完成一笔几万元的业务后,便无后续新单跟上。
“这一个多月来广东各家银行的(人民币结算)业务量都很少,有部分银行在首单试点之后,就没有做过新业务……很多中小股份制银行的业务量都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深圳某股份制银行国际业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启动首日各银行都为争夺广东首单的“头衔”而大力推进业务。
央行东莞分行办公室主任梁志钊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进一个月后仅完成6笔业务,均为启动仪式当日。
与中小股份制银行相比,具有渠道优势的国有银行在业务拓展上有所进展,但业务量仍然不大。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结算业务部人士介绍,包含启动首日完成的830万元业务,累计完成900多万元业务,单笔最小业务仅几万元,大的也仅几十万元。
由于试点前已与客户展开充分沟通,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的人民币结算业务取得较大进展,累计完成2000万元业务,其中启动当日业务量超过1000万元。
一个多月来,各试点银行都在积极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业务需求,对客户进行操作流程培训,希望借此拓展后续新单。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项配套措施和政策到位,企业对人民币结算的看法会有所改变。“相信未来业务空间会慢慢放大。”广东某国有银行结算业务部人士说。
据《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