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 如何消除对统计数据的误解
我国统计与国际接轨程度比较高 应该保持统计的中立性和独立性
从今年8月起,国家统计局在年度、季度新闻发布会的基础上开展月度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工作。
对于统计的质疑是为何引起的?统计数字为什么容易出现误差?统计系统需要做出怎样的改革?本报就此话题专访了九三学社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贺铿。
对统计的误解引起质疑
问:我国统计数字为何总是受到质疑?
贺铿:从国家统计局公布出来的一些主要数字,应该说基本上还是靠得住的。其实,统计受到质疑是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一些统计数据和方法确实导致了误差,这个问题在西方做的比较好的国家也是存在的。其次,大多数人对统计工作并不了解,不了解统计的方法和指标,单凭主观感受判断统计数字,尤其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拿到数字就在媒体上批评一通,很多是外行话。最后,少数人确实是恶意中伤我们。这三个原因是海外为什么质疑中国的原因,同时也适用于回应国内的批评之声。
问:哪些统计数字容易出现误差?
贺铿:较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每年的GDP核算。GDP当然不应该是简单的相加得出总和,但是问题仍然比较多。一方面是由于地区的核算在计算方法上和口径上有差异,所以地方比中央数高出的两三个百分点当中,有一部分是合理的。
还有一部分,就是地方党政机关追求政绩,追求GDP的数量,所以有的地方数字有水分。我个人也相信有的地方有水分。
值得提醒的是,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各种宏观决策都需要统计数据来进行分析,如果数据不准确,对于形势的判断就会发生错误;对于形势判断发生了错误的话,采取的措施也就不可能正确。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