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是中国银监会向国家开发银行及各家商业银行征询意见的最后一天。
此前一周的8月19日一大早,这些银行就收到了对《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征求意见的函。
虽然有一周的时间征求他们的意见,但是这些银行被打乱的阵脚还是无法平静下来。
“措手不及,把我们全年的计划都打乱了。没有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准备。”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高管说。
次级债一直被戏称为银行用于充实资本金的拐杖,《通知》出台后,意味着银行用发行次级债补充其资本金的方法将行不通了。据本报了解,现在各家银行都在想办法临时开辟融资渠道来应对。
惊弓之鸟 兴业银行8月7日晚公告,中国银监会已经同意其发行不超过100亿次级债,用于补充附属资本。
但是至今仍未见其公布发行公告。据说兴业银行迟迟未见动静的真正原因是“没有投行愿意承销”。
8月19日,一份名为《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的文件下发至主要商业银行手中。
这份包括11条具体条款的文件,对当前商业银行建立动态资本补充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划定了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底限,并表示将从附属资本中全额扣减银行交叉持有的次级债。
兴业银行已被审批通过的100亿次级债发行进程就卡在了这个时间段。兴业银行本来申请发行180亿次级债。其“瘦身”到100亿也印证了《通知》中在发行额度方面的要求:主要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额度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25%,其他银行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30%。
这一指标也较以往收窄明显。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
如果以资本充足率8%进行计算,原来的规定是资本金中发债可以占到四分之一;而新规定则意味着只能占到其中的八分之一。
“没有券商愿意承销,因为卖不出去。这明显增加了次级债的发行难度和发行成本。”国内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债券承销部门人士透露。
《通知》征求意见稿中第八条要求,商业银行次级债及混合资本债券等监管资本工具原则上应面向非银行机构发行,商业银行投资购买单一银行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券等监管资本工具的额度不得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15%,投资购买所有银行发行的这些资本工具总额不得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20%。
“银行不能拿,就只能去卖给那些农信社、保险之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前各银行间交叉持有,利率大家都心知肚明,卖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在这个规定下要卖简直太难了。”上述投行人士称。
有投行人士透露,兴业银行发次级债意犹未尽,后续有可能在交易所发可转债继续融资。
流传在投行圈里的说法是,兴业银行以可转债的承销单子为诱饵吸引券商来做其次级债发行的承销商。
兴业银行还不算是最不幸的,杭州银行试图发行次级债未获批。“应该给我们一点调整和适应的时间。”杭州银行的一位高管表示。
当然最幸运的要算是
建设银行了,此前已顺利发行了600亿次级债。建行董事长郭树清24日表示,建行发行的次级债被其他银行交叉持有的规模大约在366亿,即使完全执行银监会关于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的规定,对建行影响也不会很大。
但更多的银行希望银监会“手下留情”,
中行高管在27日的中报发布会上也表达了“银行资本补充新规不会马上实施”的愿望,大多数反馈意见的银行都要求至少“新老划断”,“给一个缓冲的时间”。
用心良苦 截止到目前,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量已经达到了2000亿以上,中金公司研究部考虑到赎回因素,上市银行2009年次级债余额约为3766亿元。而根据监管机构调查,大约有51%的次级债为银行互持,又是近2000亿元。
“次级债作为一种应急的手段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就在于相互持有上,这样整个风险都集中在了银行系统中,毕竟中国债券市场上的其他机构还没有这么强的资金实力。”监管层人士担忧。
上半年7.37万亿的巨量新增贷款事实上也冲击了银行的资本金基础。根据7月中旬银监会召开的形势通报会预计,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将下降至11%以下。
银行中期报告已经证实了这一预计,几乎所有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在下降,这显然是疯狂放贷后导致的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银行需要充实一下自己的家底了。
“发次级债是方便快捷的方式,而且是我们计划好了的。”一家商业银行相关业务部门总经理表示。
但银监会更希望银行提高资本质量,降低财务杠杆,而不是用这种短视的行为充足资本金。
“这样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做银行要从长计议。真正解决资本问题的肯定是股本性投资,而非债务性融资。我相信老股东增加投资或者拓展新股东,这对中国的银行业来说都是可能的。”监管层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消息人士透露,银监会希望强调股东的持续注资责任和内部积累能力,希望由其承担补充核心资本的责任。此外,还希望银行能够将提高盈利能力、增加内部积累作为提高核心资本的重要途径。
银监会的《通知》第一点就要求各商业银行根据业务发展战略、规划和监管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资本补充规划以及可持续的动态资本补充机制,对资本补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明确资本补充渠道以及时间安排,确保资本补充机制的良好运行。
民族证券分离债股指期货研究员贾国文认为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通知要求的水平有点困难,但他同时认为扣减交叉持有的次级债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
苦觅他途 100亿次级债之外,兴业银行正在计划发交易所可转债。
“负债当资本,早晚要出事。可转债还不如次级债呢!次级债偿付是在所有债务后面偿付,也在可转债和分离债后面兑付,所以次级债更靠近本金。”贾国文8月2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兴业银行只是这些着急的银行中的一个。更多的银行开始寻求其他的融资方式补充资本金了。杭州银行以每股13元的高价定向增发,目前方案还在银监会案头待批;光大银行115亿引资;
浦发银行定向增发150亿;
招商银行A+H双管齐下拟配股不少于150亿……
“A+H配股,全都是计划外的!如果没有这个文件,我们年内肯定不会配股”,招行相关人士说,“审批太复杂了!”
光大银行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上半年信贷扩张之后,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一度低于9%,此次引入战略投资者目的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以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此次引资完成,其资本充足率将超过10%。而光大银行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实现10.5%的资本充足率。
中行行长李礼辉在8月27日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行正研究几种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包括利润留存转增资本金、通过股票市场定向增发或配股、发行可转债、发行次级债等,会综合考虑平衡各种因素。市场人士预测,中行很有可能成为股改后第一家进行大型再融资的大银行。
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静态来看,从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中全额扣除持有其他银行的次级债会降低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0.6个百分点,影响贷款潜在发放能力6000亿到7000亿。
截至上周,银行类股票指数8月份一个月就大幅下挫了23%,因担心银行业或许需要再融资来满足更加严格的资本金要求,在股票市场上已经出现激烈的反应。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