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钢铁6日与日照钢铁签订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标志着山钢集团与日钢集团的资产重组与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由于重组方山钢集团是巨亏的国企,被重组的日照钢铁则是赢利的民企,由此引发出颇多争议,这一重组也被众多网友当成是一次典型的“国进民退”。
据工信部网站昨日发布的消息,由于原材料工业产能过剩加剧,兼并重组将是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表示,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最后制定中,将争取在年底前发布并实施。
山钢吞并日钢杀入行业三甲
据央视报道,山东钢铁集团6日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签订了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的相关约定,双方共同向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以增资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山钢以现金出资占67%的股权,日照方面则以其经过评估的净资产入股,占33%的股权。两家钢铁企业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的签订也标志着山东钢铁企业由内陆向沿海转移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着山钢集团与日钢集团签约,一个堪称“巨无霸”的企业巨头由此诞生。重组日钢后,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现有的数据相加,山钢将杀入全国钢铁行业三甲。根据2008年中国钢铁产量排名,重组日钢后,山钢的产量将达到2931.29万吨,仅排在宝钢(3544.30万吨)和河北钢铁(3328.39万吨)之后。而根据刚刚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钢铁企业中,宝钢以2468.39亿元排第1位,河北钢铁集团以1670.33亿元排第2位。山钢的营业收入为1205.05亿元,日钢为471.87亿元,相加之后达1676.92亿元,将超过河北钢铁集团,居第2位。
虽然协议指明山东钢铁以现金方式出资,但对出资数额双方都讳莫如深。山钢董事长邹仲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还不确定出资多少现金,因为资产评估还没有结束,现在只是一个框架协议。日照钢铁方面除对6日已正式签约进行确认之外,没有对重组的具体对价透露信息。
重组引发国进民退之争
由于重组方山钢集团是巨亏的国企,被重组的日照钢铁是赢利的民企,因此在签订协议之前就引发了诸多争议。据新闻晨报此前报道,在凤凰网的调查中,逾八成网友认为这是一次典型的“国进民退”,并支持“重组应该遵从市场规律”的观点。
据了解,山钢集团是去年3月合并济钢和莱钢后成立的。不过,山钢集团成立后,似乎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山钢集团的集团化运作进展缓慢,资源与业务整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上半年,该集团钢铁主业的多项指标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巨亏国企重组赢利民企”的案例引发民间争议,不过银河证券分析师孙勇认为,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以国有钢铁行业龙头为主,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不过他认为,在国营钢企整合民营企业时,中间存在股权定价问题,民营钢企要价可能更高一点。
据投资者报报道,在清理过剩产能引发的整合过程中,民营企业大多都扮演了被整合者的角色。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也不管是亏损还是盈利。除钢铁产业外,煤炭业的重组也大刀阔斧。据了解,整顿小煤窑过后,山西煤炭企业数量将从2200个减少到100个左右,矿井数由2598个压缩到1000个,原则上企业规模不得低于300万吨,小煤矿将被彻底取缔。同时,航空业也在进行兼并重组,而前不久上海、浙江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方面也出现了“清退”民资的例子。
产能过剩加剧兼并不可避免
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达到1.9亿吨,水泥、铝冶炼、在建氧化铝、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同样面临过剩挑战。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的教授袁钢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5年开始,国家就已经对产能过剩发出预警。那时的过剩是因为国家鼓励非公资本大量进入投资领域,民间投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以钢铁行业为例,2002年时,国内的粗钢产量只有1.8亿吨,其中民企产钢3000万吨。2007年,国内粗钢产量跃升到4.9亿吨,其中民企产钢2亿多吨。5年中,国内钢铁的增量2/3来源于民营钢铁企业。“这是第一次由民间投资主体投资热而引发的产能过剩。”
民间资本之所以不顾市场饱和的风险“扎堆”投资,是因为无论是钢铁、水泥行业还是电力系统,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供给不足。同时,这些行业过去也都是民间资本不得门而入的垄断领域,这些行业对地方政绩拉动巨大,一旦放开,地方政府自然就会将民资引进这些领域,相关项目层出不穷,而且不少项目都处于隐形状态。
近两年,经济衰退使得过剩的产能已经没有了“出口”,但产能还在迅速积聚增长。去年钢铁行业产能已经达到6.6亿吨,出现1.6亿吨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资本不宜盯住过剩产能的行业,政府更不应为了政绩诱导民资进入这些领域,而是想办法另寻它路,跳出这个怪圈。
相关新闻
钢铁有色金属重组方案年底前实施
工信部网站昨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产能过剩存在加剧之势。2008年底,我国钢铁、电解铝、化肥、水泥、平板玻璃等大多数原材料领域,均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随着市场价格的回升,一些闲置产能在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盲目启动,对脆弱的市场供求关系造成冲击,使调整结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工信部统计,钢铁和有色金属是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两块领域。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产能6.6亿吨,而需求只有4.7亿吨,过剩1.9亿吨,同时还有5800万吨钢铁项目在建。而有色金属产业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综合实力弱、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缺乏国际定价话语权等问题。对此,在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引导钢铁及有色金属行业的兼并和重组。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表示,编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是当前原材料工业的工作重点。兼并重组是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工信部正努力研究相关政策措施,力求有所突破。工信部已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7部门开展工作,争取年底前发布实施。
投资人语
并购重组带来投资机会
央企整合有望成为2009年并购重组大潮的先行者,2009年很可能出现如同1998年国企改革时期并购重组般的大机会。研究表明,整体上市板块在熊市中后期通常跑赢指数,资产注入带来显著投资机会。
由于政策的强力支持和推动,央企整合重组仍将蕴含未来市场并购重组的主要投资机会。
首先,36家A级央企整合具有投资机会。根据国资委明确提出,到2010年央企将减少到80~100家,并努力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目前,我国共有约140家央企。这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将有40~60家央企被兼并重组。国家将强力支持36家A级央企整合同业,强者愈强的机会值得关注。
其次,七大国家绝对控制行业具有投资机会。国有经济需要保持绝对控制力的七大行业分别是军工、煤炭、电网电力、民航、航运、电信、石油石化,这些行业具有最大的内部整合机会。
第三,国家相对控制行业具有整合机会。国资委明确提出,国有经济对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的重要骨干企业保持较强控制力,这一领域国有资本要保持经济影响力和带动力;机械装备、汽车、电子信息行业的央企要成为重要骨干企业和行业排头兵企业,国有资本在其中保持绝对控股或有条件的相对控股。
第四,财政部、汇金公司等所属央企行业(银行、保险、证券等)具有整合机会。
——工银瑞信上证央企ETF基金经理 胡文彪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