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中国轮胎业: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引起了国际舆论的一致批评,由于中国输美轮胎涉及10万名产业工人的就业,中方反弹非常强烈,迅速采取贸易反制,对来自美国的部分汽车产品以及肉鸡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美国政府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受到各方的广泛批评,但暂且抛开此不谈,中国轮胎产业也有值得检讨之处。比如对美国一个国家的出口就达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一贸易格局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在美国市场遭遇不测,这么大的产能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在国内消化,全行业都将面临产能过剩,即便不出口或出口比例很少的企业,也可能会卷入“价格战”。
中国轮胎呈现出典型的“两头在外”特征,即原材料(主要是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依赖海外进口,而产品又多销往海外。目前我国天然橡胶的海外依存度已经达到75%,远远高于同为重要大宗商品和重要战略物资的原油、铁矿石;橡胶进口到中国后,经过加工制造成轮胎,作为低端品牌出口到海外。在轮胎生产领域,中国仍然是一个“世界工厂”,议价能力低,只能在产业链的下端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这是“中国制造”的典型写照。
显然,中国轮胎行业的麻烦正在降临,尽管在上半年,轮胎行业还是金融危机中的大赢家。
得益于大宗商品泡沫的破裂,轮胎的原料——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价格较去年最高点腰斩过半。海南天然橡胶的现货价格去年7月份的价格为27100元/吨,今年1月份已经降到了13867元/吨,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走势一致,这使得的轮胎成本大幅降低。其次,今年以来中国的汽车销售出现“井喷”,即便在传统淡季的8月份,国产汽车再次超过百万辆,自今年3月份以来连续6个月突破百万大关。成本降低以及市场需求旺盛,让中国轮胎业迎来了多年难见的“幸福时光”。
一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最能说明问题:黔轮胎A(000589.SZ)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22%;青岛双星(000599.SZ)净利同比增长175%;S佳通(600182.SH)的半年报最为靓丽,净利润同比大增630.60%。今年以来,黔轮胎A累计涨幅超过259%,青岛双星涨幅超过224%,S佳通涨幅超过138%,远远超过同期上证指数64%的涨幅。
现在的问题是,面临特保案这一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轮胎行业上半年的辉煌能否持续下去?应该怎样做,去避免已经出现的麻烦?
当务之急是,中国的轮胎业应该调整出口战略,降低对美国单一国家的出口依赖,加大向俄罗斯、埃及、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如今中国车企热衷海外建厂,上述地点也是热门之选,中国轮胎向这些地方出口,可以与中国汽车工厂形成良性互动,降低贸易摩擦,和汽车工厂一道形成完成的产业链。
在原材料橡胶对外依存度达到75%的情况下,至少有40%的轮胎产品用于出口,这种生产模式也应该值得检讨。轮胎行业是否该列入“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尚有争议,但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确凿无疑,不符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时代精神,鉴于此,轮胎行业在维持现有规模的前提下,这类“中国制造”的产品不宜再盲目扩大出口。
中国汽车市场巨大,今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的销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这预示着中国轮胎市场的美好前景。但与此并不匹配的是,全球排名前10的轮胎企业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而排名前10的轮胎巨头,无一例外地选择在华“跑马圈地”。国产轮胎与进口轮胎相比,性能上还有不小差距,所以,中国的轮胎企业不能再打“价廉”的招牌了,应遵照国际标准提高技术水平、安全水平,先站稳了国内市场,再去攻打国际市场,而不是相反。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