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发文规范中小板上市公司大小非流通
涨跌轮回催生监管新政 四大基础建设需快马加鞭
□ 本报记者 张晓峰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最活跃的部分,资本市场已走过近20年的风雨历程,并取得非凡的成就。
近20年的8次涨跌轮回
片段一:998点——6124点——1664点(2005年5月——2008年10月)。
2005年5月,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开始启动;9月,股改全面展开。在股改带来30%的溢价刺激下,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启动。半年后,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收于2017.28点,一年半累计涨幅高达100%。
2007年5月30日夜,财政部宣布印花税上调,上证指数暴跌6.5%。经过短短1个多月的调整后,在工商银行、中国石化等大盘指标股的带领下,股市继续上扬。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6124.04点,累计涨幅达到600%。这不仅又一次刷新了A股市场纪录,更创造了世界第一涨幅!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A股市场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短短一年时间,上证综指从6124.06点回归至1664.93点,暴跌72.81%。
片段二:1664点——3478点——至今(2008年10月——)。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中国政府及时果敢地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包括宣布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制定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推出大量区域振兴计划,实施汽车、家电下乡等。
在这些政策“组合拳”和宏观经济复苏预期,以及充沛的流动性的共同作用下,A股市场率先企稳反弹,独秀全球。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从1664.93点开始,一路高歌,单边上行,截止到2009年8月4日,沪指创下3478.01点的反弹新高,涨幅翻番。
在宏观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等的影响下,大盘从8月4日开始,出现持续快速下跌。截至9月1日,上证指数下跌最低至2639.76点,一个月的时间,最大跌幅一度超过30%。A股市场惯有的“暴涨暴跌”特征再次凸显。
事实上,从国内股市创立以来,暴涨暴跌一直是引人关注的问题。除去上边的回顾,A股市场还经过6次涨跌轮回:1990年12月至1992年11月的100点——1429点——400点轮回;1992年11月至1994年7月的400点——1536点——325点轮回; 1994年8月至1996年1月的325点——1053点——512点轮回; 1996年1月至1996年12月的512点——1510点——855点轮回; 1997年2月至1999年5月的855点——1510点——1047点轮回; 1999年5月至2005年6月的1047点——2245点——998点轮回。
总结经验教训
折射四大深层次矛盾
中国股市这种“跌过头”和“涨过头”的非理性对称,显然有其合理性。下功夫研究其中的合理因素以及发现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缺失,因势利导、深化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惟一路径。
为此,加强如下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改变单边交易机制,完善市场双向交易制度。
综观A股的“暴涨”或“暴跌”,实际上是单边式一步到位的涨或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来自“做空机制”的缺乏。
众所周知,一个只有单边做多的市场,除了一味做多外,没有与之匹配的涨跌稳定机制,这样势必会带来物极必反的后果。股市上涨时大家都可以赚钱,形成巨大的财富效应和不断的跟风效应,导致股市出现长期持续上涨而无法抑制。当股市涨无可涨,或是涨过头后,又容易形成疯狂的“杀跌”,直到跌出足够的上涨空间,才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反弹或反转。
如果说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就是价值发现或准确定价,那么包括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具有做空功能品种的推出,意味着让这个市场的“生命”能够畅通的“呼吸”。有“呼吸”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有活力,市场暴涨暴跌的问题才有可能扭转。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深交所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并予发布。
细则规定,股东出售限售股份应当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得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或者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在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前,相关股东和上市公司不得通过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性信息等任何方式操纵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股东出售限售股份应当依照本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股东出售限售股份应当严格遵守所作出的各项承诺,其股份出售不得影响未履行完毕的承诺的继续履行。
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前持有、控制上市公司股份总额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东通过深交所证券交易系统出售限售股份,每累计达到该公司股份总额的1%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两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告,公告期间无须停止出售股份。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