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省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在GDP增幅榜上,各省排位发生重大变化:中西部有10个省增速超过10%,内蒙古以16.2%与天津一起位居榜首;东北三省中辽宁和吉林增速亦超过10%;而东部沿海一些省份增长相对缓慢,上海甚至出现了17年来的最低增长5.6%。发展长期滞后的中西部省份所展现出的集体追赶态势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对于这一变化,我们没有必要感到如此吃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先沿海后内地”的梯度发展战略,东南沿海利用海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西北的工业城市则不断衰落。
以此次全球经济危机为契机,中央又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上半年中西部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央投资拉动,因为在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中,大项目投资明显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倾斜。这种观察或许没错,但是仍停留在外部宏观层面上,事实上,各地发展的动力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选取四个省份做分析,试图说明其发展动力与GDP增速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以证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正在悄然破局,而这种变化是有较坚实基础的。
内蒙古
内蒙古的"动力"主要来自煤炭,上半年煤产量超过山西,目前居全国之首。劳动密集型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长46.5%,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61.3%,高新技术产业增速由2月份的22%上升到25.8%,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及煤化工等深度开发取得突破。生产资料类工业:精甲醇、水泥、原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8.3%、41.6%、27.5%。新能源:截至5月底,风电并网达315.28万千瓦,居全国第一。投资消费拉动: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5%。
湖南
连接东西部地区的物流枢纽。与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相差不大的湖北相比,湖南的客货运量要多出50%。内河港口吞吐量剧增,开始成为长江航运的重要枢纽。亿元以上交易市场的数量和成交额都是中西部地区最多。湖南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2008年,湖南的公路建设投资为363.72亿元,为全国第三;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93.5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73.96%。2009年上半年,湖南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4%。内需导向的工业高速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9.3%,拉动全省规模工业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投向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67%。基础产业是工业发展的另一引擎,有色金属和装备制造业上半年的投资增长都在50%左右。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迅速,2008年GDP突破了9000亿元台阶,达到9148.05亿元,根据湖南省最新规划,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已扩至益阳和岳阳。
辽宁
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到2009年2月,“五点一线”在259.9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内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5.8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累计投资高达2亿元。该地区大项目集聚,以机械制造、船舶配套、石化、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等制造业项目为主。截至2009年5月底,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199.2平方公里,占起步区总面积的81.7%;实际利用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占起步区总面积的33.3%。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资810.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315.7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累计签约项目779个,投资总额4449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90个,合同外资额134.1亿美元。累计批准入区注册项目673个,投资总额2605亿元。辽宁将成为东三省振兴的突破口。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