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记者 黄淑慧
赴中国创业板上市的企业,理应代表先进、代表未来。
目前公布的赴创业板上市的3家上海企业,也理应代表上海经济的希望。
如果要归纳他们的共性,那就是一点:都是生产型服务业企业。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做的是汽车设计,上海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互联网业务平台提供商,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的则是新型船舶工程设计。
3家企业在其简介中所展示的也都紧扣两个关键词,一是“科技”,二是“人才”,两者的结合构成了企业的竞争力。
如果放在上海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这3家企业的规模虽只够登陆创业板,但其精神气质与上海经济的整体定位却非常契合,那就是“服务经济”和“创新驱动”。
上海作为一座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发展目标的城市,思考的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尽快给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转型的方向正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加快制造业的升级,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企业是托起经济基本面的基本因子,上海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大企业固然重要,而类似于上述3家企业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如果遍地开花,也将是提升经济的一股强劲力量。
尤其是当下的上海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敏感阶段,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由于上海的综合商务成本较高,可以预见部分低附加值的产业会逐步撤离上海,上海迫切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些科技型服务企业的萌芽、生长、发力,将助力上海更快完成“产业替代”。
可喜的是,这3家赴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只是打头阵的。截至9月4日,上海已有12家中小企业向证监会提出创业板上市申请并获受理函,另外还有13家上海企业申请中小企业板上市也已被证监会受理。而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更多,有数据显示,光是在上海
张江高科技园区,有条件上创业板的企业就有40余家。这股新生力量如果爆发出来,再加上还有后面大量的企业处于孵化过程中,上海“服务经济”和“创新驱动”也将有一个生动的注解。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