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60年理财方式大变脸:从存款买债到炒汇炒金

2009年09月22日16:2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山西新闻网

  1952年,我国人均GDP仅有119元,而2008年达到22698元。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理财”也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而理财从最初单一的银行存款,扩展到如今股票、基金、黄金、外汇、收藏品等多样化的理财方式。

  60年前,百姓有了闲钱,首选是存入银行。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强,普通市民逐渐有了理财意识,股票、基金慢慢代替了储蓄存款,成为家庭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前30年 余钱存入银行

  在建国后的30年时间里,家家户户过的都是紧日子。那时人们的工资多数是用来吃和穿,剩下的那点节余钱,只能存入银行。尽管如此,大多数老同志都表示,那时工资才二三十块钱,大部分家庭温饱都解决不了,基本都是月月光,月初领了工资,不到月中就全部花光,根本没有闲钱可存。这导致居民储蓄率较低,到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仅为21元。

  1931年出生的李茂先生回忆了自己的“收入档案”:1949年刚参加工作时实行的是配给制,供给范围包括个人的衣、食(分大、中、小灶)、住、行、学习等必需用品和一些零用津贴,还包括在革命队伍中结婚所生育的子女的生活费、保育费等。供给制是一种平均分配的形式,带有战时共产主义分配制度的性质。“当时学徒工的工资很少,吃了用了再给家里一点,自己也就不剩什么了。”

  1955年的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新版人民币,一元钱新币可以兑换1万元旧币,币值分为5种。李茂先生也在这一年领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资,虽然只有36元钱,但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张钞票是3元的。那时的他,“因为要照顾在农村老家的父母,日子过得很紧,每个月要花掉一个多人的工资,如果老家有亲戚来,就基本要把夫妻两个人的工资全部花完。到了1978年,家里的存款才有600多元。”

  上世纪80年代 储蓄国债唱主角

  单位从工资里扣10元买国库券,小孩到处抓老鼠拿尾巴去换5分钱,人们不是从银行贷款而是从单位的“储金会”借钱……上世纪80年代的这些“理财”方式,一些过来人记忆犹新。

  1981年,中国首次发行国库券,总金额40亿元,10年还本付息,年息4厘,自发行第6年起分5年作5次偿还本金,要求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购买20亿元,城乡人民购买20亿元。当时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

  与共和国同龄的刘建国头发已经花白,他告诉记者,当时家庭里,唯一的“金融”产品就是国库券,被当成“支援国家建设”,不管愿意不愿意,单位按级别高低摊派认购份额,直接从工资里扣走。他回忆,当时人们对国库券不感兴趣,一是手里的余钱不多,再就是国库券买了不能用,利率也不高,国债偿还时间长、不能变现的缺点暴露无遗。这也导致国债越来越难卖,几乎完全靠行政摊派。“高价收购国库券……”当时许多街巷尤其是在一些县城、企业,时常能听到这样的吆喝声。他们低买高卖,从中牟利。1988年4月,为了解决“死钱”问题,国家批准在部分城市进行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的试点,可以流通的国债变成了可以赚钱的有价证券,从1985年开始,允许用“贴现”的办法,兑付没到期的国库券。后来被誉为“证券市场第一人”的上海人杨百万(真名杨怀定),当时正是利用国库券在各地转让市场中的价格差异,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过,由于普通百姓受理财观的影响,手头逐渐活泛的老百姓,存钱拿利息是当时的主要理财方式。当时存款利息较高,1985年时,一年期存款利息高达6%,5年期品种利息为6.9%,8年期利息更是达到8.7%,存钱收益相当可观。当时无论是储蓄还是国债,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财富增值计划,而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国家和个人都很穷,为了鼓励居民储蓄,支持国家建设,无论储蓄还是国债,都被称之为“爱国储蓄”和“爱国公债”。

  据省银监局数据显示,我省各项存款余额由1949年的369万元增长到2008年末的12828亿元,60年增了34万倍;特别是储蓄存款由1949年的12万元增长到2008年末的7087亿元,60年增了590万倍;各项贷款由1949年的141万元增长到2008年末的6042亿元,60年增了42万倍;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由1949年的80个增加到2008年末的5600个,60年增了70倍;银行业从业人员由1949年的2600个增加到2008年末的86100个,60年增了33倍。

  上世纪90年代 当起“股民”“基民”

  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通称“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股票逐渐为城市居民所知。

  1968年出生的要强先生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对于股票“觉得挺好玩的,就想试试。”当时炒股户很难,要强在得到父母的资助后,在熟人的帮助下终于开了户。当时买股票很不方便,距离要强所在单位最近的一个证券交易所网点骑自行车要近一个小时。他不仅在证券公司购买股票,还通过公司直接购买。天龙股份就是他直接到公司购买的原始股,“只是等上市的时间太长了,不像现在的原始股,从购买到上市流通最多一两个月的时间。”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股民数量大增。要先生在股市有赚有赔,但他从没想过离开股市。

  从事技术工作的姜胜开始投资基金是1997年,当时购买基金很方便。不过,那时基金还不是很热,只有少数有投资经验的客户和有好奇心的年轻人购买。基金净值到了2007年已经翻了好几倍。有的市民因为买基金赚了钱,买房买车。基金的赚钱效应让市民趋之若鹜,居民资金从银行“大搬家”,一度热销的国债居然也会卖不动。但是随着股市转熊,基金再次遇冷,国债又成了市民理财的香饽饽。

  最近10年 多元化投资

  花10万元买银行理财产品,贷款几十万元买房,股票升跌已不喜不惊,炒汇、炒债、炒金……进入新世纪以后,投资渠道不断增多,百姓“生财”的路子越来越多,着实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拥有黄金很早就被人们看作是拥有财富的象征。2003年,上海金交所恢复交易,标志着黄金成为一种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开茶叶店的元忠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炒金了,一位开金店的朋友建议他,如果手头有闲钱,就存点金条,当时金价是98元/克,一根金条100克,还不到一万元,要是急用钱,就能马上变现,而且金价一旦上涨,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渠道。最终,他买了10根金条,到2005年生意上正好有急用,当时金价也比买时涨了一倍多,一下就挣了10多万元。“因为国际外汇牌价非常动荡,银行里的大厅经理建议我开户炒汇赚取差价,我又正好有外汇账户,就接受了他的建议。”与元忠不同的是,他的同学李波选择了炒汇。李波告诉记者,自己理财生涯中最失败的一次就是低估了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没有把自己户头上的日元尽早换成人民币。2003年,100日元只能兑换6元多的人民币,与10年前100日元兑换10元人民币比较,等于李先生的日元存款实际价值缩水了4成。

  建国6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懂得了“投资”,认识手中的钱不仅仅只是存在银行里获得少许的利息,如果“经营有道”,还可以很快的富裕起来,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似乎不少。但是,理财专家还是告诫,投资者对理财的功能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财是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工具,而不是短期暴富的工具。投资者要树立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重在长期投资并且心态要坦然。快乐才是理财的最终目标。

 

(责任编辑:李瑞)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